文/陳碧芬
台灣綜合研究院創辦人劉泰英昨(16)日表示,台灣把政策重點都放在出口,內需又因政府投資嚴重不足,「台灣經濟情況不太妙」,經濟下滑是必然的現象。台綜院昨天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0.08個百分點至3.35%,並直指今年經濟展望「審慎保守」,為維持出口表現,新台幣應適度貶值。
劉泰英指出,台灣不僅出口減少,進口機械設備也大減,這不只油價下滑、匯率因素而已,現在需要激勵內需,由內需接棒經濟成長動能,但政府投資不夠,公營企業在衰退,投資更不足,是內需最大的問題。
財政赤字 公共投資緊縮
劉泰英表示,政府為首的公部門,過去15年來投資萎縮,將來公共建設會不足,加上中央和地方的經常收入不足以支出,政府儲蓄都是負數,經濟常帳是赤字,也緊收了資本支出,政府沒有錢就縮減公共投資,已形成台灣長期經濟發展的陷阱。
根據台綜院統計,公部門債務未償餘額,每年增加3,000億元,公共投資每年增加才1,500億,這還不隱含債務,已造成各級地方政府管轄範圍的學校危樓無數、危橋2千多條。
至於民間部門投資占今年的成長率,台綜院預估有3.9%,但劉泰英說,這些多來自ICT產業,折舊率太高,生產的經濟能量有限。
內憂外患 成長動能不足
台綜院長吳再益表示,台灣外需由於主要出口市場需求疲弱與產業競爭因素,加上受全球大環境的影響,例如美國在復甦的過程,力道沒有想像來的強,使得我國出口表現不振;內需市場則因國內投資轉趨保守,成長動能不如預期。
吳再益表示,即使把經濟成長動能的希望轉向內需,仍然受到國內就業情勢改善與股市表現,能否進一步帶動財富效果,原物料價格波動,及近期政府所推動的房地合一稅、企業獲利員工分紅等政策影響,均是未來國內經濟成長動能的不確定因素,今年下半年景氣仍面臨嚴峻的挑戰。
台綜院昨天公布下半年台灣經濟展望,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3.35%,較去年12月預測的3.43%減少0.08個百分點,但考量台灣仰賴進口的農工原物料價格維持低檔,物價壓力減輕,上調實質民間消費預期至2.84%。(工商時報)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