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明亮/財務退休
日前媒體刊登殷乃平教授的一篇文章,世界各主要國家經濟統計造假者頗多,政治人物操弄經濟數據,捏造未來經濟前景一片大好的假象,讓國家公信力盡失。而台灣也沒在這種造假中缺席,文中指某財經首長,曾指示主計處修改GDP計算方法,讓2013年第4季的GDP成長率大增,將全年成長率先拉到2.11%,再調整為3.09%,成為亞洲四小龍第二名,更讓2014年的經濟成長號稱四小龍之首。但謊言終究撐不了多久,日前才公佈的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僅年增0.64%,創12季以來新低,為四小龍之末。 政治人物因一己或一黨之私,浪費國家資源造假掩飾真相,欺民又丟臉。
但說謊的官員何止這一位,虛飾浮誇的經濟成長數字下,台灣稅收卻年年超徵,近年財政部主導的稅改是越改越亂,各種「稅」與「費 」越來越多,複雜繁瑣的程度已非一般百姓可以理解。 財政部長自稱是羅賓漢,說稅改是為劫富濟貧,但事實並非如此。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就曾表示,資本市場的稅負多,除了證交稅、證所稅,近來還有許多投資人為了規避股利稅額扣抵比例減半、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選擇棄權息,甚至未來可能還要被徵收長照保險費。
有國內投信法人就評論,抵扣稅額減半似乎是在懲罰中低收入的投資人。若以公司可抵扣稅額比率為20.48%,每股配發1元現金股利計算,新制實施後,收入較低、所得稅率為12%的投資人,參加除息者,從舊制的抵稅變成新制的繳稅,來回差了91元,但所得稅率30%的高所得者,僅多繳72元的稅。而那些大股東,更是透過贈與、信託,或將持股轉到個人投資公司,一樣可以合法節稅。一般投資人,若參加除權息,不但可能要繳稅,還有2%的健保補充保費要繳。
這樣的「稅改」是「劫富濟貧」嗎?還是故意把稅制弄得複雜難懂,趁機掏空容易到手的中低收入投資人的口袋。 因為富人有會計師幫忙節稅,永遠也課徵不到。
政治人物應本良心做事,為達稅收績效,打著「公平正義」的旗幟濫行課稅,是讓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罪魁禍首,不僅如此,這不公不義的課稅制度也癱瘓了新創事業及新股籌資市場,讓台灣產業懨懨一息。
二戰期間英國曾出版一本《罪人們》的書,批判當時15位政治人物的誤國行徑;日本也在2009年出版《日本十位賣國政治家》。相對台灣多少曲意承歡的政客,為私利傷害百姓、壞了台灣的前途,這些政客們恐怕也將「名留千史」,為政者應引以為鑑。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