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立法院院會排定審查證所稅的當天,國民黨的立場又變了,從力挺洪秀柱版(千分之二.五證交稅與千分之○.五證所稅),轉為支持朱立倫版(廢除證所稅),換了總統參選人就跟著換版本,簡直把稅改當成選舉工具。過去三年半,證所稅一修再修,市場損失及行政成本浪費難以估算,結果一切將回到原點,印證「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打著「資本利得課稅」的公平正義旗號,二○一二年馬總統連任後,積極推動復徵證所稅,但整個決策過程匆促草率、罔顧專業。先是財政部不到一個月就丟出溝通不足的「財政部版」,接著是微調後的「行政院版」,到最後變成名為「雙軌」實為「脫軌」的「國民黨版」,雖然前財政部長劉憶如為此憤而請辭,但最終仍被修成「四不像」。
根據監察院報告,光是二○一二年三月至七月證所稅修法期間,台股市值就蒸發了二.二三兆元,當年證交稅更短收五五○億元。但證所稅上路不到半年,還沒課到一毛稅,國民黨就主導修法,先是取消全球獨創的八五○○點課徵門檻;去年底再度修法,讓「大戶條款」延後三年實施,擺明要把爛攤子丟給下一任;這次國民黨又要配合總統參選人修法,一舉廢除證所稅。
事實上,證所稅實施以來,上市櫃股票根本還沒課到稅,僅部分IPO、未上市櫃及興櫃股票課稅;但每當台股表現不佳時,證所稅就成為眾矢之的,連當初在財政部次長任內協助推動證所稅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主張修正或廢除證所稅;財政部長張盛和則是一退再退,連最後「兩根頭髮」(大戶條款)都要放棄了,改口支持國民黨版修正草案。
回顧過去三年半,證所稅不斷地「亂」台股,馬政府罔顧專業、不管內涵,只想要改革虛名的證所稅政策,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卻沒有人為政策失敗負責,甚至連一句道歉也沒有,這樣的執政黨,難怪會被選民背棄。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