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製造業回流,中美未來或將展開拔河戰,大陸官媒《證券時報》披露,面對大陸高漲的「死亡稅率」,越來越多的大陸企業選擇赴美國投資建廠,不過,2016年大陸中央力推營改增,同樣希望透過減稅留住企業,但目前大陸企業稅負過重仍是個不爭的事實,不少陸企坦言,「去美國建廠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日前一席「赴美建廠」的談話掀起軒然大波,也讓陸企稅負過重的問題成為焦點。由於陸企目前在大陸所負擔的稅率高達35%至40%,其負擔之重甚至可能導致企業巨虧倒閉,這種「死亡稅率」迫使越來多的大陸廠商選擇直接到美國設廠。
陸企繳稅高於美企
對此,天津財經大學財政學科首席教授李煒光說,相比歐美國家對企業課稅標準,陸企所面臨的「死亡稅率」一點也不誇張。
他表示,在美國,「企業有利潤才徵稅,沒利潤不徵稅」,但在大陸,當地企業繳的稅比美國企業多是事實,現階段陸企稅負不合理,主要反映在所得稅過重及勞務稅(指支付勞工福利的費用,主要為「五險一金」)過高兩大項目。
事實上,大陸企業去美國建廠,福耀玻璃不是第一家,包括大陸家電大廠海爾、海信均已在美國建立灘頭堡,業者指出,在美國或者歐洲建廠,首先是為了貼近市場,滿足客戶的需求,至於成本因素則排在第二位。
不過,根據《證券時報》引述美國一家商務諮詢公司負責人的話指出,近年前去諮詢美國建廠事項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其主原因之一,仍在於美國各項成本的降低,使得去美國建工廠成為很多陸企的首選。
營改增未減輕稅負
尤其在稅收方面,業者指出,美國的稅率是根據企業的獲利情況來定的,許多州甚至不設企業所得稅,如南達科塔州、內華達州,在社會保障費率方面,美國企業和個人的社保負擔標準均為7.7%,合計僅15%,相比之下,大陸社保40%的費率顯然就高得驚人。
相較於美國,大陸今年力推「營改增」,同樣是為了優化投資環境,但李煒光指出,在營改增之後,陸企仍有三分之一的流轉稅無法轉嫁出去,這都會成為企業實際上的稅收負擔,大陸有關部門不應忽視這個問題。
本文轉載自:中國時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3000798-260301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