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融資全面進入房地產,而因為購屋者眾,套牢的籌碼實在太多,導致財政措施遲遲不敢針對富人持有最多的資產-房地產進行徵收。
作者:femlro

央行在昨天針對隔夜拆款利率進行主導,這是美國將在9月升息後,因為人民幣兩天暴貶影響,
但背後反映的是中國因為過度炒高房地產價值,以及供過於求的經濟假象,更釋放流動性進入股市後所承受種種的經濟後果。

台灣也因為中國的十三五計畫開始全面進行產業的升級,包括在IC設計,晶圓代工,甚至於面板,LED,太陽能產業全面導入過剩的產能,導致這些台灣產業面臨長年虧損,而這一場泡沫,將會以企業重大的虧損與倒閉收場,才告結束,而最後的贏家可能建立技術門檻的美國。

台灣房地產房價所得比已經邁入世界第二高,薪資收入與房價不均等的情況,導致台灣融資全面進入房地產,而因為購屋者眾,套牢的籌碼實在太多,導致財政措施遲遲不敢針對富人持有最多的資產-房地產進行徵收,卻又進行許多重大的公共建設,錯誤的房地產政策導致台灣民怨四起,而又造成咬牙買房的中產階級有房價不能下跌的壓力,財政缺乏財源進而從股市當中抽取不合理的稅制,導致股市沒有本土資金的進駐,而給予外資優惠的稅率實質上是國家的獲利被外資席捲而走,無法留在本國,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經濟危機。

眾多資金偏好快速,低門檻的餐飲服務與商場開發,而不熱衷於科技創造與新興產業與新創公司的資金注入,導致嚴重的企業斷層,大企業坐享政府的租稅補貼,土地補助,園區計畫等,但小公司卻可能新創時的資金來源卻只能處處碰壁。

在央行主導的ON降息後,首當其衝的便是兩項台灣歷史的大變革

1.地產的大泡沫
2.人口紅利的到頂

綜觀台灣人口紅利,因為低薪與高工時已經成為台灣惡性循環的根源,但三角貿易的後果,衝高台灣的GDP與經濟成長率,然而實質的生產都在中國與他地完成,導致實質的就業人口與民間消費並不在台灣發生。而勞動薪資佔GDP比重卻逐年下降,導致薪資惡性競爭,以及許多科技業責任制的情況政府並無強制與強硬的作為,更升高民眾的痛苦指數與生活壓力。

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台灣的地產因為經濟不好而降息釋放的資金勢必再度衝高房價,但因為實體需求已徹底逐漸崩盤,人口紅利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在2016年也將開始到頂。

屆時,台灣高齡化與衰敗也就再所難免了,打擊違法勞動與課徵囤房稅與提高豪宅稅才是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若能夠以房價來實價課稅,稅收將可望用於新創事業的引導與技術的創新才是台灣唯一脫困的道路。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