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良
財政部長張盛和對於台灣經濟狀況、股市收稅,有一套不食人間煙火的見解。(記者簡榮豐攝)
八月五日財政部長張盛和出席亞投行座談時說:出口與股市的崩落,最壞情況已過,當時台股是八五四二,但之後到十八日止的九個交易日,卻跌了三六五點,股民都虧損累累,但卻已默默貢獻國庫至少二十億以上證交稅,且就源扣繳,幾乎零稽徵成本。
券商公會宣稱,股民繳稅猶如被剝六層皮,張部長回駁:那有?還說(股市)降稅討好了股民,卻忽略了其他希望『租稅公平』的民眾。
從部長口中說出「租稅公平」,這點股民就有話要說了,當股民抱怨為什麼入不敷出的全民健保、還要向股民領取的股利再抽2%補充費時,部長竟說:這是費,不是稅,完全以稅收作考量。不去思考是否符合部長口中的「租稅公平」?卻不惜一再剝削對政府稅收已有相當貢獻的投資大眾?股民就以實例,請部長看看:
在富邦金除息前,股民以每股62.2元買進3000股,1股配發股利3元,股利總額是9,571元,被扣2%補充費191元,這其中的571元是股利所得稅,雖年底綜所稅申報可抵扣,但這部分扣繳單位已繳給政府了,為什麼還要從中再抽2%、11元的健保補充費?稅上再加費,這叫租稅公平?
台股從四月二十八日衝上10,014、萬點後,就一路下滑到八月十八日的8,177點,跌了18%,參與除權幾乎都虧,富邦金也不例外,就算以除息前收盤價62.9元買進3000股,以八月十八日收盤價51.4元計,這3000股還虧損三萬元,財政部不是一再強調有所得就須課稅的租稅正義嗎?但賠錢、沒所得,還被強迫繳費,這叫租稅公平?
投資有風險,股市起起落落、有賺有賠,租稅正義這件事本身就有很多要討論的點,惟就目前的制度:稅上加費,似乎有違租稅公平啊!(記者王孟倫攝)
八月十四日主計總處說了很多理由,大幅下修今年GDP至1.56%,GDP與稅制合理是否絕對息息相關,股市是經濟櫥窗,部長如對當前財經界人士對股市建言,都充耳不聞,僅一昧以稅收作考量,不通盤檢討當前稅制合理性,仍死抱那「先求有,再求好」的爛稅制,屆時非但阻礙了經濟發展,也扼殺投資人信心!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