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圖片(近10年所得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戶儲蓄)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

對於所得最低廿%家庭連續八年「負儲蓄」,學者認為,原因不只是高齡化,還有分配不均的問題,雖然GDP仍有成長,

但薪資成長停滯,工作貧窮問題嚴重,導致中產階級逐漸消失,影響民間消費成長,國內經濟發展失去活力。

 

不只高齡化 工作貧窮讓經濟失去活力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指出,通常老人與年輕人比較容易出現「負儲蓄」,因為老人靠儲蓄及退休金生活,年輕人則是剛出社會薪水低。

而這個情況愈來愈嚴重,一方面是高齡化趨勢,必須存更多錢才能支應退休生活;一方面是年輕人低薪化,且受教育時間拉長,薪水卻沒有增加。

 

胡勝正認為,低薪問題與分配不均有關,不僅影響總體消費,且造成消費M型化,過去消費最大主力是中產階級,隨著中產階級消失,消費力下降,影響經濟表現。

他說,所得分配均化,才有助消費,進而增加生產,經濟才會有活力。

 

薪資停滯 GDP雖成長多數人「吃不到」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也表示,「負儲蓄」的現象不僅因高齡化,軍公教退休人員也是高齡,但通常不會「負儲蓄」,政府不能老是把問題推給一些不能解決的因素。

他指出,自二○○八年至二○一三年,所得最低廿%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負成長,但同一期間每人GDP卻穩定成長,所以是分配出了問題。

 

他指出,低所得家庭收入減少,GDP成長是「看得到、吃不到」,但經濟不好時卻受創最嚴重。

曾有一位計程車司機向他訴苦,以前景氣好時,每天把多出來的現金擺在一個桶子裡當儲蓄;景氣不好時就很麻煩,一直從桶子裡拿錢,為了省錢,

一天只吃一餐,且開車總是戰戰兢兢,擔心一旦出事沒錢處理。

 

林向愷表示,今年GDP成長腰斬,低所得家庭「負儲蓄」金額將會更高;低所得家庭沒有儲蓄,那種恐懼感不是政府官員可以體會的;

但馬政府有時間罵李登輝,卻沒有時間處理經濟問題,政策一再跳票,經濟表現愈來愈糟。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