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6 03:51聯合報 石吉平 (全國不動產總經理)
下半年房屋稅爭議滿城風雨,台南市率先開槍,台北市也拋出回溯至卅年房屋話題、老屋健檢一日政策,還有可能調升的遺贈稅來攪局,萬萬稅議題不斷拋出,使得中央銀行彭淮南總裁降息救市宛如曇花一現,第二季移轉棟數短暫回春,最新一季又走下坡,顯示政策髮夾彎,購屋腳步已不是放緩,而是以龜速進行!
根據央行日前公布第二季國際收支,金融帳持續淨流出創下連廿四季紀錄,更是史上最長紀錄,總金額高達八點七兆元,顯示資金外流嚴重,主因在於政策導致台灣投資環境不佳。
以房市為例,房地合一上路前稅制方向不明,造成市場觀望,不確定的政策,逼得資金向外找活路。要振興台灣經濟,政府就應盡早確定政策方向、調整稅制,鼓勵長期持有、長期投資,讓資金合理地留在台灣。
像是日前台北市政府確定房屋稅調整方向,鎖定市價八千萬以上、二○○一年七月後取得使用執照的房屋,也就是中古屋豪宅,並將都更房屋稅減半優惠延長至四年;此外,財政部重新檢討折舊率及免徵標準,政策明朗化,將有助於穩定民心,自住置產有方可循。
觀察經濟成熟的國家,不動產政策一致鼓勵長期持有,像是鄰近的日本,在經歷房市泡沫後,在不動產相關稅規上,也是依據民眾持有標的物期間長短,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以交易稅「讓度所得稅」而言,只要持有超過五年,稅率從百分之卅調降至十五,對於長期持有的屋主有一定的正面積極的意義,也降低納稅人稅務負擔。
至於歐洲國家,英法德也都鼓勵自住、長期持有,像是英、法出售自用住宅免稅。此外「工業大國」德國對於短期炒作房價也有嚴格的罰則,像是開價超過行情價百分之廿,賣方可能得付出鉅額罰款;若開價高於百分之五十,除了罰款,還將面臨三年徒刑,但另一方面只要持有超過三年出售自用住宅則免稅。
鼓勵長期持有已是各國趨勢,建議政府在稅制改革上,應拉開長期置產及炒作投資客的稅負級距,並且盡量底定改革方案,穩定民心,讓長期置產族有好的回報,才能健全資本市場。
http://udn.com/news/story/7238/2026610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