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wvr26z896kad15r5n0gzm7q6navv.jpg

(中央社)馬來西亞政府29日宣布推出「2019年至2023年國家反貪大藍圖」(National Anti-Corruption Plan,NACP),盼能透過這項5年肅貪大計,改善馬來西亞的貪污情況。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29日主持推介儀式,他在會上移交反貪大藍圖給22名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除有各部會部長及政府機構外,也包括一些非政府組織代表,希望透過反貪藍圖的內容,打造成一個零貪污國家。

馬來西亞「2019年至2023年國家反貪大藍圖」涵蓋6大策略、22個戰略目標及115項反貪倡議。而這個藍圖框架概括3個關鍵任務,包括透過維護法治、改革公共服務系統,促進商業環境中的良好治理和廉正及有效打擊國內貪污問題。

六大策略包括:加強政治透明度及廉正、提升公共領域傳遞系統的效率、更透明的採購程序、強化法律及司法系統的公信、更有制度管理執法單位,以及在企業界宣導更好的作業管理。

 
馬哈迪指出,政府在2016年向1009人展開調查,發現有23%的馬來西亞人承認行賄。他希望透過這項大藍圖,能打造馬來西亞成為一個以廉政聞名於世的國家。另外,由於目前的「2009年反貪會法令(第694法案)」只有最高刑罰,並沒有制定最低監禁天數,使民眾對該法令無感,因此馬哈迪也希望透過藍圖能順勢修正這項法律。
 
《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反貪污委員會(2013年至2018)所接獲的每10項報告中,就有6項是涉及公共服務領域的報告,而涉及私人領域的貪污報告只佔17.06%。此外,國家反貪污藍圖報告統計,有42.8%是有關政府採購、23.9%涉及執法人員及8.6%涉及執照與准證。根據報告,打擊貪污的困難來自對國家行政及財政管理的政治干預、缺乏政治意願、獨立及公正的執法機構及對貪污罪行的懲罰不夠嚴厲。
 
《Malay Mail》報導,巫統代理主席穆罕穆德・哈山(Datuk Seri Mohamad Hasan)也表示支持反貪大藍圖計畫,他認為這是根除腐敗的良好計畫,「我們不能再等了,反貪腐觀念必須深植在全體人民心中」。
 
《The Straits Times》報導,1MDB案是自馬來西亞獨立以來最大型的貪腐醜聞,馬哈迪試圖在五年內使該國免於貪腐的反貪藍圖被視為「雄心勃勃」的計畫。「許多人涉及貪腐事件,讓大馬在國際媒體上被戲稱『盜賊統治』——這是一個可恥的標籤。」他強調,此計畫是關於遏制貪腐,而不是懲罰過去的官員的錯誤行為。

前首相阿布都拉・巴達威(Tun Abdullah Badawi)在任期內積極肅貪,身為首相的自己自行立法加強原有的三權分立框架,避免首相本身可干預司法等等,因此被人民稱為「廉潔之父」。2004年,巴達威政府啟動了為期五年的國家廉政計畫(National Integrity Plan, NIP),並給反貪污委員會更大的權力。此政策也被往後的納吉政府採用。但馬哈迪29日表示,這個計畫並未有效減少貪腐文化。

數名政治評論家對此貪污藍圖表示擔憂。近期在彭亨州的金馬崙高原(Cameron Highlands)舉行的補選被批賄選事件連連,馬哈迪也表示,未來人民可以更放心及自由地舉報這類黑暗的行為。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

新聞來源:TheNewsLens關鍵評論
(以上內容若侵犯您著作權等相關權利,請留言舉報通知我們,我們將會盡快予以刪除。)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