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t 25 Sat 2014 12:55
布列德3倍賠償金「明年領」 民眾諷:命要長一點
- Oct 25 Sat 2014 12:53
油電車減稅優惠研議喊卡 經部:別一刀切
近6年,油電混合車享受國庫多達新台幣107.5億元鉅額減稅利益,九成集中在國外高價豪華進口車上,僅LEXUS一家即獨占66億元的減稅優惠。鼓勵節能車的減稅政策,出現獨厚進口車的結果,立委喊卡,財政部同意研議。經濟部則表示,可以檢討,但不能「一刀切」取消優惠。
立法委員孫大千22日指出,過去6年來,政府對電動車輛減半課徵貨物稅,LEXUS以及TOYOTA這兩大油電混合車品牌,合計享有減免的貨物稅多達92億餘元,占了近6年政府在電動車部分釋出107.5億元減稅利益的86.5%。減稅資源主要集中在「進口、高價」的油電混合車身上,背後的得利者多是外國車商與買得起豪華車的富人。
現行稅法規定,汽車的貨物稅依據汽缸排氣量課徵25%或30%的貨物稅,油電混合車等節能車,享有減半課稅的優惠。
財政部指出,依據經濟部等相關部會的意見,油電混合車具有節能、環保的功能,財政部才會將之視為電動車,並准其適用減半課徵貨物稅的優惠。
財政部政務次長吳當傑表示,財政部將與經濟部等相關部會進行研商,討論是否繼續給予油電混合車租稅優惠。
經濟部工業局則表示,贊同檢討油電混合車的租稅優惠,但不能「一刀切」取消優惠政策。工業局官員表示,油電混合車除了進口外,國內也有生產,有助於帶動相關產業鏈,及促進就業,盼不要全面取消。
- Oct 25 Sat 2014 12:52
接連恐攻 哈珀:加拿大不膽怯
- Oct 25 Sat 2014 12:50
學生任食品大廠要職 立委批蔣丙煌不適任
- Oct 24 Fri 2014 06:55
李念祖專欄:台灣不可不注意一個開倒車的美國聯邦法院判決
- Oct 24 Fri 2014 06:52
張忠謀談食安 「不能做壞事」
- Oct 24 Fri 2014 06:52
〈南部〉假立委喬到病房 栽在檢舉逃漏稅
2014-10-22
司法黃牛詐170萬遭通緝
〔記者黃良傑/高雄報導〕碩士學歷的男子王治中假冒大學前董事,扮演司法黃牛詐人170萬遭判刑定讞,逃亡通緝期間仍假冒賴姓立委,打電話向高雄榮總喬病房、施壓南區國稅局查辦逃漏稅案,經查證發現賴立委在國外,經國會辦公室報警,高市刑大埋伏醫院將他逮捕,押交法院報到發監執行。
- Oct 24 Fri 2014 06:49
日本富人移居海外時或將被徵稅
2014/10/22
日本政府和執政黨10月21日開始討論加強防範富裕階層避稅的對策。如果擁有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0萬元)以上金融資産的富裕階層移居海外,將對其股票等帳面收益徵收所得稅。這是法德等國已經實行的機制。在日本,每年將有100人左右成為對象。力爭2015年度起實施。
在21日召開的日本政府稅制調查會上,財務省對方針進行了説明。執政黨內部有聲音表示,「必須加快採取對策」(自民黨稅制調查會高官)。執政黨稅制調查會希望將其納入12月敲定的2015年度稅制修正大綱。
在日本,轉讓收益稅是針對居住在日本國內的人的股票出售收益徵收所得稅和居民稅,合計為20%。目前如果在持有升值股票的情況下移居海外,日本政府不會向其徵稅,而是由移居對象國在其出售股票時進行徵稅。但也有部分國家和地區並不對金融資産銷售收益徵稅,例如新加坡、香港和瑞士。因此只要移居這些國家,即使出售金融資産時也無需納稅。作為避稅舉措,移居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正在增加。
法國、德國和加拿大等國已經實施在本國居民移居海外時徵稅的機制。日本打算以金融資産在1億日元以上人士為對象,討論相關對策。因工作調動等而暫時移居海外、隨後會返回日本的人不包含在內。打算回國的日本人可申請延期納稅,如果在國家規定的期間內在未出售股票的情況下返回日本,將免於徵稅。如果在期間內沒有返回,日本政府將通過其移居對象國當局徵稅。
在日本,有意見認為越是低收入者消費稅所産生的負擔越沉重,因此政府在判斷是否進行再增稅之前,希望先限制富裕階層的避稅行為,以突出公平性。
- Oct 24 Fri 2014 06:49
王金平案上訴 國民黨:制度之爭 非馬王之爭
- Oct 24 Fri 2014 06:46
國稅局:繳清全部欠稅 才解除出境限制
甲君來電詢問,因滯欠綜合所得稅110萬元,遭財政部限制出境,經向法務部行政執行分署辦理分期繳納,且首期已繳納20萬元,欠稅已未達限制出境金額標準,為何還不能解除出境限制?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依稅捐稽徵法第24條第3項規定,個人或營利事業欠繳稅款及已確定之罰鍰單計或合計,個人在新臺幣100萬元以上,營利事業在新臺幣200萬元以上者,稅捐稽徵機關得報請財政部函請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限制該欠稅人或欠稅營利事業負責人出境。而納稅義務人如欲繳納稅款以解除出境限制,依同條文第7項第2款規定,須「繳清全部欠稅及罰鍰」方得以解除出境限制,所以,甲君因繳納部分稅款認有未達限制出境金額標準情事,純屬誤解。
- Oct 24 Fri 2014 06:43
網評》李一法:面向陽光陰影就在後面
- Oct 24 Fri 2014 06:38
蔡淑貞掌食安辦 立委批請鬼拿藥單
1年前爆食安混油案,當時任衛福部食藥署食品藥品管理組組長蔡淑貞曾講出棉籽油可以吃的驚悚名言,遭各界撻伐,主管機關罔顧人民生命安全,後蔡遭署長葉明功調離,1年後北檢甫於21日完成混油案調查,並起訴魏應充等頂新、味全高層13人,如今頂新再爆黑心油案,行政院為平息民怒,緊急成立食安辦公室,今日掛牌運作,此時任風險管理組組長的蔡淑貞竟被行政院任命為食安辦公室代主任,緊追油品弊案的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直斥,行政院做法,根本是「請鬼拿藥單」。
立委林淑芬進一步批評說,黑心油案重挫馬政府,行政院因此緊急成立食安辦公室,但「食安辦」並無法定業務職掌,也沒有法定位階,根本是「黑機關」,也做不了事,卻還要借調各部會人員進駐,甚至連國安局都要動用警政署、調查局、海巡署、移民署和憲指部等所有情治機關成員成立「預警會報」,蒐整食安問題檔案及檢舉資訊給「食安辦」,馬英九作法已經紊亂國家體制,更紊亂法律,國安局根本是假借食品風暴藉機擴權、濫權,來進行政治偵防,完全超出國安情治系統的職權,而食安辦公室則根本做不了事,如此中央集權作法只是為了止血,全然是政治考量。
至於食安辦公室正式成立,負責督導業務的衛福部長蔣丙煌指示風險管理組組長蔡淑貞任副主任並代主任,林淑芬更直斥是「請鬼拿藥單」,她質疑,行政院長江宜樺怎麼可以在宣示要食安大掃蕩的同時,卻找來蔡淑貞此一備受爭議的官員來擔任此一重任,林淑芬說,一年前蔡淑貞正是因為混油案遭到調職,且其過去每每在爆發食安弊案時,因為未維護民眾健康及權益反處處護航廠商言論而飽受批評。
2011年爆發塑化劑事件時,蔡淑貞說,連自己都覺得丟臉,並表示「打算辭職」,但並未請辭;2012年爆發瘦肉精事件時,立委要求政府官員保證市面上購買美國牛肉,不拿瘦肉精殘留,在蔡淑貞表示「無法做出承諾」,且坦承「尚未開出任何一張罰單」; 針對基因改造食品氾濫問題,立委要衛福部因要求廠商各種食用油、玉米糖漿、澱粉等納入基改標示範圍,蔡淑貞說,台灣檢驗技術還沒有到位,無法分辨這些產品中是否有基改作物。
此外,對於不肖廠商以白麵粉加麩皮假充全麥麵包,用低價商品賣高價詐騙民眾行徑,蔡淑貞竟表示,「業者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全麥規定,目前仍採輔導、勸說,希望比照果汁含量標示,讓廠商自己改善」;在胖達人事件中,蔡淑貞再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風格說,未來是否要求散裝食品標示原料,若全部標示當然最好,但是現行人力,就算強制規定也無法查緝,「目前沒修法打算」。另就6號杯蓋致癌問題,毒物科專家表示長期接觸會引發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但蔡淑貞說,「廠商應就實際狀況,遵照標準選擇容器材質」。至於毒醬油事件,蔡淑貞發言更是驚人地說,「一般消費者日常食用食品的攝取量相當低,且無證據顯示會造成人體癌症,因此民眾不用恐慌」。
又在假米粉事件中,蔡淑貞還說,目前沒有針對「米粉」的定義,國際上也沒有規定一定要用米做的才叫米粉,若業者僅標示米粉,即使查出沒有含半粒米也無法可管。至於在去年導致蔡淑貞調職的混油案,針對富味鄉棉籽油事件中,蔡淑貞語出驚人說,棉籽油可吃,台灣精煉技術純熟,對於危害人體風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