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國際 (649)
- Mar 13 Mon 2017 19:41
維護世界人權 美新法案可制裁全球各國腐敗官員
- Mar 13 Mon 2017 19:23
美46聯邦檢察官「被閃辭」
- Mar 02 Thu 2017 00:35
聯合國指控敘利亞使用化武 中俄再次動用否決權反對制裁
- Feb 28 Tue 2017 19:28
傳百度董事長遭限制出境 原因引人揣測
北京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搜尋巨擘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近期被中國公安部門禁止出境,原因可能與中共反官商勾結的反貪腐調查行動有關,也有消息指與習近平對思想文化領域的整治有關。多維新聞網報導,這一波被限制出境的商界大佬、名人多達萬人,暫時目前都無法出境。金融大亨肖建華被從香港挾持回中國,也是當局此波對商界大規模調查的一部份。據透露,當局對這些被限制出境者的政策是,「調查清楚一個放行一個」。報導指出,這禁令是今年春節前後由公安部下令,僅北京就有政商等多達萬人。包括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內,暫時不能出境。消息人士沒有透露他們被邊控的原因,但表示事件「可能與北京當局調查高層官商勾結、不法交易有關」。消息人士說不要以為商界的問題只是商業因素,其實中國商界與政治的關係,與其它一些國家相比,一樣盤根錯節,官商勾結相當嚴重。(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 Feb 28 Tue 2017 19:10
官僚、兩岸、勞基法 外商投資3阻礙
台北美國商會昨天發布「二○一七商業景氣調查」,儘管有逾四成五的在台投資美商,考慮在未來一年加碼投資台灣,但仍有超過四成六受訪者表示,未來一年不會增加在台投資、不考慮做任何擴編,比率創下五年來最高紀錄。
- Feb 26 Sun 2017 02:59
日媒曾申請獄中訪扁 遭黃世銘「施壓」要求撤件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在一書中透露,他曾申請獄中採訪陳水扁,前檢察總長、當時的法務部次長黃世銘曾要求撤回申請,被他拒絕後黃還「施壓」,「這樣一來的話,對您將來的採訪,在很多方面或許都會不太方便喔?」
- Feb 26 Sun 2017 02:50
逾6成德民想換總理 梅克爾誓加速遣返非法移民
德國將於9月舉行大選,看似相當有機會連任的現任總理梅克爾,近來的民調卻顯示有多達64%的民眾希望換個新總理。民調顯示,42%民眾認為梅克爾執政已有12年,絕對該是時候換個人掌權,另有22%的人認為應該是換個新面孔的時候。即便是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黨」(Christian Democrats Union)的支持者中,也有42%的人認為梅克爾執政已經夠了。不過,有19%認為梅克爾連任應是最好的選擇,8%認為她絕對該連任。梅克爾對難移民的寬容政策,讓德國在過去兩年中,接收超過一百萬名難民,導致支持者流失,所屬政黨在地方選舉上慘敗。梅克爾便承諾要加速遣返非法難移民,展現強勢姿態讓民眾知道她會捍衛國家安全,打擊非法移民。本月14日和突尼西亞總理查希德(Youssef Chahed)餐敘,2人同意加速遣返在德的非法突尼西亞移民,而且希望能讓他們自願返國。梅克爾表示將會資助自願遣返的非法移民,希望在自願下能讓遣返作業更加順利。查希德14日接受德國媒體畫報《畫報》(Bild)訪問時表示和德國合作遣返突尼西亞民眾運作良好,並稱歐洲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從利比亞往義大利的難民,至於被問及突尼西亞是否會在歐盟協助下設立難民營,查希德則表示突尼西亞仍是很年輕的民主國家,認為他們目前仍沒有能力設置難民營。他還駁斥政府阻擋讓申請庇護遭拒的突尼西亞民眾返國的指控,包括去年聖誕節在柏林聖誕市集發動恐怖攻擊的24歲突尼西亞籍凶嫌安曼立(Anis Amri)。安曼立先前曾申請德國庇護,但去年6月遭拒,但因他沒有合法旅遊文件無法被遣返,去年8月德方向突尼西亞申請替代護照的文件證明,以遣返安曼立,但突尼西亞當局辯稱安曼立並非他們的國民。經過一個月的等待後,突尼西亞現才發放旅遊文件,德國當局在柏林聖誕市集攻擊發生兩天後,才收到安曼立的旅遊文件。(周佩萱/綜合外電報導)
- Feb 26 Sun 2017 02:47
澳洲35年4444童 遭神職人員性侵
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性侵孩童的事件,時有所聞,而教會的掩飾立場,也引發不少批評聲浪。昨天(2月6日)澳洲最高層級的皇家調查委員會,在聽證會上公佈數據,過去35年來,竟然有4444名孩童,受到神職人員性侵,也讓教會的性侵風波再起。
奧斯卡最佳影片《驚爆焦點》片段:「過去30年,這名波士頓的神父,在6個不同教區猥褻孩童,雖然教會雖然知情,卻視而不見。」
- Feb 26 Sun 2017 02:39
兩公約審查NGO籲政府 尊重傳統文化才能尊重人權
- Feb 24 Fri 2017 02:11
毒殺金正男 北韓外交官涉重嫌
- Feb 24 Fri 2017 02:07
梁振英曾收企業億元「卸任恐遭法辦」
下個危機
曾蔭權因未申報相關利益而寫下香港史上首名「前特首淪階下囚」的歷史,香港官員指此案清楚表達,所有公職人員在執行職務時,必須「比白紙更白」。現任特首梁振英早先被踢爆曾收受澳洲企業逾億元台幣款項卻未申報,香港輿論關注梁會否成為下位遭法辦的高官,國內學者坦言梁「很危險」,他在下月任滿離任後,「應該也會輪到他」。
- Feb 24 Fri 2017 02:02
(以上內容若侵犯您著作等相關權利,請留言舉報通知我們,我們將會盡快予以刪除。)
72歲的香港前特首曾蔭權22日遭香港高等法院宣判入獄20個月,不得緩刑,成為香港史上第一個入獄的前特首。法官表示,曾蔭權在2010年至2012年間擔任特首,市民和中央皆對他寄予信任,但他卻違反誠信,以入獄30個月為量刑起點,念在他過去40年對香港的貢獻減刑10個月。
曾蔭權涉嫌在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接受深圳一幢豪宅的整修及裝修工程,同時間以特首及行會主席身份參與審查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DBC)提出的聲音廣播牌照申請,卻隱瞞其深圳豪宅的業主黃楚標正是DBC的大股東。曾因此被控兩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一項「行政長官接受利益罪」。本月17日9名陪審員經過連續2天商議後,裁定其中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名成立。
- Feb 18 Sat 2017 09:33
美國稅改暗藏貿易保護!川普:會讓離開的企業喊痛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9日在與航空業高層會面時表示,未來2-3週將會有重大稅務聲明。市場似乎一面倒認為這意味川普只會端出減稅政策、不會有投資人不樂見的邊境調整稅等貿易保護色彩濃厚的作法,美國股市、美元匯率隨即大幅走高。
- Feb 15 Wed 2017 01:56
求人不如求己!德移民開公司12年暴增近30%
晚近,移居德國的外來人口大增,固然帶來某些不方便與治安問題,卻也幫助了德國新事業的開創。根據統計,外籍人士開創的企業佔所有新登記事業的比例,在2003年為13%,到了2015年已經攀升到44%。
- Feb 07 Tue 2017 17:49
反川普 500萬人遍地開花 全球婦女串聯 大咖女星也響應
女權大遊行前天登場,光是美國華府就有100萬人參加。法新社
【吳貞儀╱綜合外電報導】以反川普歧視女性為訴求的美國華府女權大遊行,前天演變為反川普各種爭議言行、全球遍地開花的大型示威,主辦單位稱近500萬人參與。光是華府就有100萬人上街,遠超過預期人數,也比參加川普就職典禮人數多許多。川普昨在推特嗆示威民眾:「我們不是剛舉行過選舉?這些人為何沒出來投票?」
- Feb 07 Tue 2017 17:43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國際人權保障之量變與質變
- Feb 07 Tue 2017 17:39
國際人權專家關切兩公約在法院判決適用情況
![]() |
兩公約在國內法律位階如何?又有多少法院判決有引用兩公約?成為國際人權專家關心的議題。 |
![]() |
陳明堂表示,法院判決尚未進步到直接宣告兩公約高於國內法,這是我們還要一步一步做處理的部分。 |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在臺灣施行已逾7年,2017年1月16日再度邀請到10位國際人權專家來臺,連續3天於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就我國落實上次(2013年)81點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之情形及4年來各項人權保障之落實與進展進行審查,並將與政府機關代表及人權團體進行廣泛且深入的討論。多個反迫遷團體在場外召開記者會並演出行動劇,批評政府沒有落實改革。法稅改革聯盟也質疑欠稅限制出境、未依證據法則課稅,以及萬年稅單的問題,造成兩公約作用不彰的現象。國際人權專家則就國家人權委員會究竟要設置於何處及相關配套措施提出疑問,並指出台灣對執行公權力者的人權教育嚴重不足,且國內兩公約法律位階如何?又有多少法院判決有引用兩公約?都成為國際人權專家關心的議題。
根據法務部次長陳明堂表示,這四年來初步統計,至2017年6月,共有22件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引用了兩公約。截至2016年12月底,三級法院的判決共有1095件引用,其中由最高法院確定判決的有140案。陳明堂認為司法部門對於公約的引用,仍顯得有點保守,因為《兩公約施行法》並無強調公約應優先適用,這涉及國際法與國內法一元論與二元論的爭議。2014年8月20日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施行法》中第11條,便特別強調現行法規在沒有修訂以前,應優先適用CRPD公約。但是較早的《兩公約施行法》並沒有這樣明確的文字規定,希望未來的修法,能鼓勵個案直接或間接引用公約,並希望法院多多引用公約的精神,來做法院保障人權的基礎。
國際人權專家Manfred Nowak詢問,公政公約已國內法化,成為國內法制系統的一部分,可以在國內司法系統直接引用,若在法庭發現既有的國內法令牴觸公政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是否有優先權?也就是說,法院判決是依據ICCPR或是依據國內法?因為據他了解,兩公約施行法ICCPR仍然是國內法位階而非憲法。司法院代表表示國內相關的判決,並沒有直接提及國內法律違反兩公約的情形,但會將兩公約直接視為國內法來引用。陳明堂表示,法院判決尚未進步到直接宣告兩公約高於國內法,這是我們還要一步一步做處理的部分。
有國際人權專家私下表示,台灣政府邀請專家來審兩公約的落實,但是政府都不照兩個公約來做!來自菲律賓人權專家Virginia Bonoan-Dandan也指出,政府的整體表現依然「令人失望」。法稅改革聯盟成員受訪時指出,台灣稅務爭訟有個很嚴重的問題:萬年稅單,一個稅務案件動輒拖一、二十年,根本就是違反公政公約第14條第3項第3款「不得無故稽延」之公平審判意旨,但是台灣將兩公約國內法化七年,這樣的現象完全沒有任何改變。例如指標性案件:太極門被萬年稅單糾纏20年,為何三級法院引用兩公約的判決已有1095件,而纏訟20年太極門稅務冤案沒有包含在裡面,人民財產權暴露於隨時可能遭稅捐機關核發課稅處分予以限制剝奪之高度不確定性,違反憲法保障人民訴訟權及公政公約前述規定之本旨。
法稅改革聯盟也引用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黃俊杰的說法,指出稅務機關不僅是執行課稅單位,同時也是稅法解釋單位,又具有在法院判決確定前即可限制人民出境,扣押財產之強制執行權,人民的基本權利完全沒有保障。尤其是財政部行政函釋所形成稅捐課徵不受稅捐稽徵法第21條稅捐核課期間限制之「萬年稅單」,使原處分機關可「無限期間」、「不限次數」地重覆作成復查決定,而使人民亦被迫陷入須一再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程序之無限輪迴,完全無法獲得及時且實質有效之權利救濟,無疑實質牴觸公政公約第2條第3項有效救濟之規定,亦違反第14條第3項第3款不得無故遲延之精神。(閻光濤報導)
- Jan 28 Sat 2017 17:51
印度抓逃稅 抓出全國新首富 財產高達9千億
- Jan 24 Tue 2017 17:24
陸維權律師李春富關500天精神分裂 妻痛批津警迫害
中共在2015年7月上旬大肆抓捕維權律師與異議人士,其中一名被抓的律師李春富被取保回家後,健康出現異常,經醫院確診已患上精神分裂。他在羈押期間,天天被餵不明藥物。李春富的太太畢麗萍盼外界不要聽信及配合警方保持沉默,呼籲更多人站出來揭露天津警方罪行。
- Jan 23 Mon 2017 16:42
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開幕,台灣考慮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