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紹琪 2015年01月26日 18:34

卡麥隆接惡作劇電話  英國資安漏洞現形

一通打給卡麥隆的惡作劇電話,暴露了英國政府的資安措施薄弱。此為示意圖。(美聯社)

一通自稱是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部長漢尼根(Robert Hannigan)的惡作劇電話,25日竟通過唐寧街10號首相府層層關卡,轉接到現任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手裡。首相府發言人表示通話過程「非常短暫」(”quite brief”),且沒有任何敏感資訊外洩,但這通電話也把英國政府的資訊安全漏洞問題再度搬上檯面。
 
同一時間,另一通電話在GCHQ總部響起,致電者意在獲得漢尼根的行動電話號碼。最終,他如願獲得漢尼根個人手機號碼,但非處理機密事務的加密專線號碼。
 
針對兩起惡作劇事件,唐寧街10號發言人表示,「GCHQ的惡作劇電話事件,外洩的手機號碼是部長私人電話號碼,而非專用於機密資訊交流的手機號碼。另一通假冒部長的惡作劇電話,確實有轉接至首相手中。」
 
發言人也表示,政府部門非常重視這兩起惡作劇事件,將會重新檢視資訊安全流程有無漏洞,也已通告各部門特別注意類似來電。
 
但發言人拒絕回應相關單位是否已查明惡作劇人士身分、政府又將對他們採取什麼行動等問題。
 
首相遭惡作劇有先例
 
早在2013年,卡麥隆就曾誤認打著就業及退休金事務部部長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名字的推特(Tweeter)帳號,並向他發出推特訊息,後來證實這個帳號只是個幌子。當時,卡麥隆選擇無視這起惡作劇。
 
然而,卡麥隆其實也不是第一位接到假冒身分電話的首相,前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也有相似經驗。
 
布萊爾曾接到一通有著約克夏口音、自稱前外相赫格(William Hague)的來電,但布萊爾立刻發覺這是一場惡作劇。因為赫格是位恪守正式禮儀的人,他總是稱呼布萊爾「首相」(”prime minister”),但來電者劈頭就喚他「東尼」("Tony”)。布萊爾在識破這場玩笑後,還與冒名者周旋了一會才掛斷。他事後在國會首相問答(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 PMQs)內透露這起事件。
 
擅長政治諷刺的喜劇演員(Rory Bremner)也曾在2007年假冒當年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致電當時的環境大臣貝克特(Margaret Beckett)。他們在電話中談論內閣改組的方案,貝娔特也抨擊共事的苗易彬(Alan Milburn)與休伊特(Patricia Hewwit)。貝娔特事後回應並沒有接獲惡作劇電話,而如果事件屬真,那麼這是一個「既無原則性又令人不愉快的」(”both an unprincipled and unpleasant breach of privacy”)侵犯隱私行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