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全星/經理
國民黨選情低迷,台灣經濟成長率陷入保1戰,政府在這個節骨眼紛紛端出刺激景氣方案,也開始檢討對國內許多阻礙投資的稅制,如證所稅、股利不分國內外採單一稅制、提高股票緩課額度等等。而馬習會消息一出,股票應聲大漲145點,收復8800點關卡。然而在選前頻放利多,讓人聯想到此舉與投資公司的,「作帳行情」頗為神似,短期拉抬股價,長期卻仍難脫跌勢。台灣的投資環境越來越惡劣,已是不爭的事實,難道政府都沒有獎勵投資的措施嗎?事實上台灣的營所稅只有17%,營業稅只有5%,都比鄰近國家還低,為麼還是達不到刺激投資的目的?
一位朋友的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可大幅提高發電效率,而且已經成功量產,但是當他準備募資擴廠時,拜訪超過30家國內投信業者,卻乏人問津,一位投顧老闆很坦白的告訴他,以前投信業只要投資10家成功一家就不會賠錢,但是現在的稅制卻非得投資5家要成功3家才不會賠錢,大家都變保守了。原因在於許多獎勵投資措施到了要徵稅時稅務機關的認定卻與經濟部當初承諾不一樣,造成當初的獎勵措施不適用,徒增賦稅;還有原本是獎勵投資的技術入股,卻可能被稅務機關認定成「薪資」,而變成逃漏稅;此外股票公開發行時還有證所稅的障礙,投資公司短期變現的稅負加重,增加資金流動的風險,因而影響投資意願。
台灣大學法律系柯格鐘副教授就曾指出,大家不敢投資從來不是稅率高低的問題,而是國家的行為不可預測的問題。因為只要稅制是透明、明確、可預測的,投資人就能夠據此試算出成本結構,但我國的稅制卻有許多是財稅機關沒有對外公開的行政命令,而且是因人設事、因人而異的。導致雖然經濟部拼命推動投資獎勵措施,卻好像是美麗的捕蠅草一樣,等你掉入另一個「稅務機關說了算」的租稅陷阱中,讓人無法翻身。
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當人民面對不當稅務處分提起訴訟時,行政法院的判決太過偏袒稅務機關,人民勝訴率甚低,且就算人民贏了,卻是「撤另處」(撤銷另為處分)的判決,讓整個稅務案件又回歸稅務機關重開稅單的原點,人民真正的勝訴率趨近於零。
國家競爭力評比權威洛桑管理學對國家租稅環境之評比,我國竟排名倒數第三,更諷刺是當國家經濟成長進入保1保衛戰之時,我國稅收竟還能超徵1千9百多億,令人匪夷所思!財政部長張盛和竟還獲某國外雜誌頒發最佳財長的頭銜,因為他「抽了別人不敢抽的稅」。
國家賦稅制度已經連根爛,以致國人對於產業投資信心已潰散,更不要提紅潮來襲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馬總統想靠馬席會拉抬一時景氣,筆者看來,還不如讓從不認錯的張盛和下台以謝國人,確實制定出公平透明的賦稅制度,恐怕還來得有效一些。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