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開著千萬跑車上路,貧富差距極大。 記者黃義書/攝影
根據主計總處數據,看不出台灣貧富差距惡化,但對第一線金融從業人員來說,台灣貧富差距明顯擴大。有名銀行理專說,儘管利率越來越低,但她有名客戶的利息所得年年成長,今年已快接近六千萬元,光是利息所得,「就是幾十個人的年所得」。
還有名私人財富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透露,他認識一個有錢家族,一家三代都沒有工作,但全家族靠土地和房租收入就吃穿無虞。
這位負責人說,近年房地稅制改革,主打不動產「交易」,的確壓抑投資客氣焰,但對長年持有多筆不動產者,若土地不交易,稅率並沒有太大變化;雖然部分縣市調漲地價稅,但對有錢人來說,那只是九牛一毛。他的客戶甚至認為,閒置的房產「放在那裏養蚊子,都很便宜」。
儘管金融從業人員感受到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離譜。但根據主計總處數據,台灣貧富差距情況卻看不出惡化。
主計總處是以兩大指標衡量國人所得分配,第一是「五等分層級所得比」,即將國人依所得分成「五組」,將「所得最高百分之廿家庭的平均所得」與「所得最低的百分之廿家庭平均所得」二者相除,數字越大,代表所得分配越不公平。
但根據統計,台灣這個「五等分層級所得比」,卻自二○○九年的六點三四倍緩步下滑,到二○一四年為六點零五倍。
另一指標是「吉尼係數」,吉尼係數最大為一、最小是零,係數越高,也代表所得分配不公。但根據統計,二零一三及二零一四年,台灣的吉尼係數都是零點三三六,完全沒有變。
許多學者懷疑這兩大統計「已經失真」,因為只將家庭所得分成「五等分」,不夠精細,讓數據分析變得沒有意義。
國泰金控經研處協理陳欽奇則指出,主計總處的數據主要是分析「所得」,但實務上,很多台灣有錢人卻「沒有所得」,例如有些地主沒有工作,且房客若不須申報抵稅,可能雙方約定好都不申報。另外,有些中低收入戶會因為獲政府補助而增加所得,這些都會讓數據產生誤差。
http://udn.com/news/story/7238/1712726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