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論 (176)
- Jun 29 Wed 2016 22:18
劉泰英:台灣有錢、有人 怎麼會弄成這樣?
- Jun 29 Wed 2016 22:10
華航罷工為何會成功(劉冠廷)
- Jun 28 Tue 2016 01:12
社論》打掉重練的英國脫歐
今年最大的黑天鵝「英國脫歐」竟然噩夢成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英鎊劇貶,全球股市重挫,應驗了投機大鱷索羅斯的警語︰英國脫歐的衝擊比一九九二年「黑色星期三」更嚴重。英國首相卡麥隆也宣布辭職,一場慘烈的政治角力勢必隨之登場。英國脫歐引發的政經亂局,究係個別事件,或將帶動全球的連動效應,值得探討與關注。
英國是全球第五大、歐洲第二大經濟體,全球重要金融中心,擁有龐大外國投資,居於世界經貿網絡的樞紐地位,因此其選擇離開二十八國組成的歐盟自然對全球經濟與市場產生重大衝擊。然而,脫歐是英國人在民主制度下自主的選擇,後續效應不論正負,以及如何因應外商撤出,重啟與歐盟、美、日、中等重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都應由英國人一肩擔起,外人不必置喙。不過,到底是何種思維與因素促使多數英國民眾義無反顧選擇脫歐,則是吾人必須正視的課題。
- Jun 28 Tue 2016 01:07
謝金河:避稅效應全面再起
- May 27 Fri 2016 19:07
退稅2元花25元掛號郵資 國稅局挨轟浪費
民眾收到雙掛號信拆開一看,原來是退稅支票,比從口袋意外掏出1百塊還興奮,但看看上頭數字,不是3千或3百,只有3元整,還以為眼花。不只3塊,還有民眾也收到2元退稅支票,這樣真的很浪費,國稅局只退2、3塊錢,卻用雙掛號郵件寄送,郵資加成本至少25塊錢。
- May 23 Mon 2016 10:20
《台股青紅燈》馬英九民調公司
猜猜看!馬總統卸任倒數前,哪個部會最忙?是國發會!在馬下台倒數百日,傳奉總統府指示,國發會猛做馬意民調,被視為是「財經小內閣」的國發會,淪為幫即將卸任的總統擦脂抹粉,不知是不務正業、還是提前「懷念」起馬英九!
研考會在前年初併入國發會,也將相關職掌業務納入。國發會去年一整年相關民調次數是掛零,前年及大前年也不過進行4次及3次民調,但隨著馬下台倒數,今年起格外認真,5個月來已進行8次民調,光是馬的倒數百日內,就進行5次民調,次數之多與密集,恐讓民眾會誤以為國發會是不是「馬英九民調公司」。
- May 21 Sat 2016 22:58
警察爭勞動權成立協會 消防醫護航空也聲援
- May 19 Thu 2016 17:16
鄭捷真的死了嗎(錢建榮)
不是都說要有社會共識前才能廢死,那麼執行死刑也該有社會共識,畢竟是剝奪人命。有人一定會說,不想殺掉鄭捷的只是廢死聯盟等社會上少數人。真是這樣嗎?我們家9歲的底迪看見鄭捷執行死刑的新聞時這樣說:「把拔,為什麼你不當這個判決的法官,如果是你,還可能挽回這條命。」我當時只能給底迪一個深深的擁抱。
所以當鄭捷被判決死刑確定,多數大人們很想殺死他,說這叫多數民意,或許法官也是體察這個所謂共識而判了死刑,當然,他們不會去聽小朋友的聲音。於是,最高法院明知台大醫院的鑑定報告記載鄭捷因為罹患「葛瑞夫茲氏症」,可能導致「其他身體病況造成之鬱性疾患」,沒有人確知是否會影響他行為時之精神狀態或辨識能力,卻不願要求進一步鑑定,反正他就是不可以符合《刑法》第19條的減刑要件,否則怎樣也死不了。至於在國防大學為何罕見的被退學的「轉捩點」,就更沒人願關心調查。如此重大的犯罪,眾人皆曰可殺,哪裡還要管他能否教化,去死就對了!
- May 04 Wed 2016 03:25
自由廣場》一個20年公務員的感嘆
- May 02 Mon 2016 21:49
龍應台專文:他們是怎麼上公民課的
- Apr 25 Mon 2016 22:34
焦點評論:轉型正義的「機會之窗」(黃丞儀、葉虹靈)
連日來,立法院國民黨團為了抵制民進黨所提「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促轉條例),先是集體退出表決,再提出復議,終因人數不敵,未能成功。同時間議場內標語滿天飛,「促轉會是民進黨的東廠」、「轉型正義之名、綠色恐怖之實」,轉型正義似乎又淪為民進黨清算國民黨的「藍綠惡鬥」戲碼。事實上,國民黨團只要用功一點,就會發現「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最重要的工作在於草擬相關法案,相當於法制作業單位,連東廠的一根針都比不上。即便草案的後半部賦予它調查權或行使保全處分,這些也只是為了「未來相關法案通過後,再行處理」,而預作準備。
這部以「框架立法」為指導原則的轉型正義「準備法」,將轉型正義的工作切分為四大部分:檔案開放、歷史記憶、司法平復、不當黨產。促轉會要針對這四部分在兩年內提出具體規劃方案和實施步驟。依照該法第十一條規定,「有制定或修正法律及命令之必要者,並同時提出相關草案。」因此草案名稱就寫明了,這是「促進」轉型正義,並非「立即落實」。
- Apr 16 Sat 2016 12:26
《刑男大律師》稅制改革轉型正義 保存珍貴文化命脈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命脈,是國家運作的基礎底蘊,當文化被掏空時,政治與經濟沒有了支撐,最後國家民族將失去優勢。世界各國皆以保存及推動文化的發展作為重點政策,但我政府停留在博物館、文化館和藝文活動此類政策目標,缺乏營造文化深度的實際作為。週日(17日)晚上六點到七點快樂聯播網FM89.3《刑男大律師》節目,將播出「看見文化的生命力」,由中興大學法律系教授李惠宗透過太極門「尊師重道」精神及其文化傳承的貢獻,點出保存好文化的重要性。銀行法規遵循處副總裁李俐欣律師以指標案例凸顯我國稅制的沉痾,致力傳承與發揚中華優質文化的團體竟遭欠缺公義的稅制打壓長達20年,主管機關及立法院需要專業良心與道德勇氣加速改革,保護珍貴文化。
李惠宗細數古代專制政治的真實面貌,中國歷朝政治忠奸不分,極度殘忍而虛偽,政治上的權力沒有任何的規則,如明朝靖難之役「方孝孺之被誅十族」,顯示古時腥風血雨的政治。李惠宗指出,文化與政治卻不同,中華文化輝煌璀璨歷久不墜,歷代詩詞、歌賦、文學、美術不間斷地發展著,超越西方國家文藝復興時期。現今柬埔寨人已無法讀出古蹟上的文字,然而甲骨文、帛書、鐘鼎文等卻依然可被我們唸出,儘管政治時代不斷的輪替,中華文化依然傳承下來。政治現象過眼雲煙,但文化是恆久的,鑑古知今,文化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核心,將好的文化能完整發展並得以持續不斷傳承繁衍是一個國家民族興盛的關鍵力量。
- Mar 31 Thu 2016 15:34
經濟/年金改革要打蛇打到7吋
自1985年開始,年金改革推動30年尚未成功。在政權再度輪替後,520即將就任的新政府展現最大決心,要在一年之內組成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開國是會議及修法送立法院審議,日前已確定由準副總統領軍,積極諮詢各界意見。
由於馬總統在其第二任期中也曾大張旗鼓推動年金改革,矢言四個月內提出改革方案,為此還開了百場說明會,鬧得沸沸揚揚,整個社會都為之震動,最後卻留下種種矛盾爭議,無疾而終。
- Mar 28 Mon 2016 10:24
龍應台談轉型正義:沒歷史感卻當判官 很危險
2016-03-12 03:42 聯合報 記者蔡惠萍/專訪
二二八歷史對台灣社會,也是一道需要縫合的傷口。 本報資料照片
「目前外界只在討論檔案保存,這三件文件外流只是冰山一小角,根本沒碰到轉型正義核心。」憲兵上門搜索魏姓民眾上網販賣白色恐怖時期文件,引發連串爭議。此事件表相上是濫權搜索,但關鍵是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些歷史文件?
- Mar 25 Fri 2016 08:54
林全會是一個短命內閣嗎?
幾乎不做二人想,蔡英文公布她就任總統後的第一位行政院長,將由前財政部長林全出任。有扁、馬前兩任時期內閣震盪頻仍的前車之鑑,很多人不免擔心,雖然民進黨擁有全新的優勢,林全內閣,會是一個穩健而長命的內閣嗎?
陳水扁執政初期問了穩定軍心,選擇了國民黨籍的唐飛擔任第一屆閣揆,其用心可謂良苦,但畢竟水土不服,加上朝小野大,唐內閣很快就畫下休止符,改由自己人張俊雄接任;但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便換上游錫堃。游錫堃做了三年多,是扁政府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相對之下,雄心壯志的謝長廷及蘇貞昌,任期均只有一年餘便下台,最後還是由張俊雄回鍋,為扁政府後期善後到底。
扁政府內閣變動頻仍的結果,就是五日京兆,一些政務官玩大風吹,八年任期尾聲甚至官員輪流做,例如扁第二任期的文建會主委,就換了四位主委,平均一年一位,事實上,最後兩位主委翁金珠和王拓更是分別只做了8.5個月和3.5個月。
有這樣的短命內閣或短命首長,文官自然樂得清閒,一切政策都抱持觀望態度,反正任何規劃都可能人去政息,白做一場,何必那麼認真!
就算是擁有全面執政優勢的馬英九政府,雖然情況稍好一點,但內閣依然因為天災或選舉等各種因素而宛如走馬燈,從劉兆玄、陳冲、吳敦義、江宜樺、毛治國到張善政,馬英九兩任八年期間共換了六位閣揆,平均任期也約一年多,幾乎很難看到什麼建樹便準備下台。
扁、馬任內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短命內閣現象,問題常常不在於行政院長或相關首長,而在於總統本身,往往為了選舉因素,或者為了迎合民意而刻意換人以平息民怨,有以致之。然而,許多施政成效,需要一定的期間才能貫徹施政目標,也才能看到成果。
舉謝長廷為例,他在擔任高雄市長第一任期間,由於府會不和諧,加上國民黨主控的議會不斷杯葛,甚至曾經遭到被議會掃地出門的待遇。但在這樣的屈辱下,謝長廷仍然在第一任後期交出漂亮成績單,墊下民進黨在高雄長久執政的基礎。幸好他是靠自己選上,不會在民調低盪時遭到撤換的命運,才能比氣長,看到自己澆灌開花的果實。
蘇貞昌在屏東縣和台北縣的政績更是名列前茅,從台灣尾到台灣頭,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政績斐然,幹才洋溢。但這樣的幹才,和謝長廷一樣,都只能在一年多一點的任期內就因政治因素下台,幾乎一事無成。說白一點,這根本是民進黨浪費人才,也是作賤自己政績的不智之舉。
這樣的現象,同樣會出現在蔡英文的任內嗎?
林全在扁政府時期官聲不惡,卸任後也相當沉潛,全力協助蔡英文在政策制訂方面的定調及協調,能力不是問題,和蔡準總統的默契更佳。這樣的人選,在民進黨掌握國會多數之後,可以說,蔡英文一上任,便打出一張最好的牌,企圖心可以想見,看來應該可以扮演最稱職的角色。
也因此,蔡英文沒有理由不力挺這位被她形容為「改革內閣」的第一位行政院長人選;不管天災因素,還是推動改革政策招致強烈反彈,蔡英文必須不計毀譽的讓林全這張牌撐得夠久,不讓他當砲灰,而是等到有所建樹的曙光到來。
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林全若能夠在足夠長的任期中,挾著蔡英文贏得過半的高民氣,一鼓作氣,進行政府改造工程的銳力革新,則蔡英文的連任不是問題,蔡英文的政治評價,也必然會比她的前兩任都還來得更加崇高許多。
- Mar 17 Thu 2016 01:16
自由共和國》林敏聰 /台灣也需要「經濟轉型正義」
- Mar 17 Thu 2016 01:07
星期專訪─政大法學院教授郭明政︰軍公教年金替代率 應逐年降到70%
- Mar 17 Thu 2016 00:51
綠委提案修健保法 納入「黃安條款」
〔記者邱燕玲/台北報導〕黃安返台使用健保引發討論,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表示,他將研議提案修正健保法第八條,將其納保資格增列「國人海外所得未在國內繳稅者,且6個月內未有入境中華民國者,即使依規定繳交健保費,也不適用健保就醫」,希望嚴謹規範「黃安們」對健保資源的侵蝕。此條文也被視為是「黃安條款」。
- Mar 11 Fri 2016 16:42
蘋論:基金會─假捐款真逃稅
- Jan 14 Thu 2016 01:07
突破困境,開創出一番新氣象!
政治選舉亂紛紛而國內的景氣卻冷颼颼,經濟比想像中還要嚴峻許多,例如,出口連續十個月衰退,其中七個月衰退幅度高達兩位數以上;工業生產指數連七月負成長;而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幾乎全數負成長;失業率也逆勢增加至3.91%;中研院最近大幅下修經濟成長率預測,去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僅剩0.75%,今年為1.74%。這是預測我國今年經濟無法「保2」,也低於政府主計總處預測2.32%的成長率。這些數字,顯示這波經濟冷風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見不到反彈跡象,可見當前經濟情勢之險惡。
以出口而言,我國出口去年前11個月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分別衰退了13%及9.9%;對東協較先進六國也衰退14.3%,這些地區占我國出口區域比重高達57%;相反地,衰退幅度較少的美日歐則占我國出口比重不到三成,這些數據背後的意義,不只是景氣差也是結構問題。
當前台灣經濟面臨陷入低谷的壓力,如果施政上一直無法動彈,經濟能量只會不斷流失,去年下半年的出口嚴重停滯,不能不說就是受「在野杯葛、在朝怠惰」的影響所致;在台灣經濟困境上要突破的是內在與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我們要加速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內在因素:台灣自身受到本地投資減少等因素影響,內需成長力道持續減緩,但朝野忙於選舉,無暇顧及此事,造成企業心焦、百姓無奈。
企業面臨的問題,包括缺水、缺電、缺工、缺地與缺人才的「五缺」;這「五缺」的最終影響,將使台灣缺少帶動經濟成長的指標性投資。台灣前年超額儲蓄率攀升至11.75%,而十年前超額儲蓄率不過5.73%,僅前年一年,國內多達1.9兆元的超額儲蓄根本無處去。這表示,台灣閒錢多,卻無處投資;錢無法用在對的地方,經濟少了投資,就沒辦法在國內創造就業、提振所得與增進稅收。
筆者讀到「明史」時,有一段故事可以借境今日台灣:「朱允炆登基後,輔佐大臣黃子澄、齊泰等提出要辦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而且動手很快,眾多藩王被廢黜為庶人,其中湘獻王嚇得自焚而死。燕王朱棣不免驚恐,向姚廣孝(道衍和尚)請教對策,道衍力主起兵奪權,一場叔侄之間爭奪皇位的鬥爭至此拉開,史稱「靖難之役」。當燕王起兵時狂風大起瓦片翻飛,朱棣心裡害怕以為天時不利,道衍說,烏雲密佈狂風大起閃電雷鳴瓦礫落地,大吉大利!大吉祥阿!飛龍在天,從風雨灰瓦墜地的驚慌中,到心頭轉念,將換黃瓦,呼風喚雨,飛龍在天,燕王要成王了,既然要做就做到底,只能勇往直前不准後退,如果後退將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置之死地而後生,因此開創了『永樂盛世』。」
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而國事者,人群心理之現象也。台灣目前唯有勇往直前不准後退,才能突破國內的種種困境,開創出一番新氣象! (高市/退休人員)
本文轉自:台灣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