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芳、何哲欣╱台北報導】立法院昨三讀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即奢侈稅)修正案,新增「非都市土地之工業區土地」須課稅,業者表示桃園等地的工業用地影響最大,但投資該類土地者少,批政府「不如專心打房」。
自用住宅認定從嚴
奢侈稅二○一一年六月上路,規定持有未滿兩年即出售的房地,或「依法得核發建照的都市土地」,按賣出價格課徵百分之十到十五的奢侈稅,卻導致免稅範圍的土地成炒作新寵,立院昨追加課稅範圍,將「非都市土地之工業區土地」納入。
自用住宅也從嚴認定,必須有「自住事實」才可免稅,例如須有裝潢、每月水電支出超過基本費等證明。因有些夫妻婚前各自持有一戶房屋,結婚後若出售其中一棟,可能會被課奢稅,修法授權財政部認定「確屬非短期投機經財政部核定者」可免稅。
奢侈稅推出至今,房市交易量大減,仍擋不住投資客炒作,據內政部實價資料,今年非都市工業區土地交易以桃園一百六十四筆最多,其次為宜蘭九十七筆,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說,不少投資者把目光轉向未列入課稅的工業用地,修法後對桃園、宜蘭工業地交易影響最大。
永慶集團資深協理黃增福則說,投資客轉向彰濱、桃園等非都會區工業用地,使土地價格漲兩到三倍,造成有需求的人無法用合理價格購買。
工業用地只佔0.9%
據內政部統計,全台非都市土地面積約二百九十二萬公頃,工業區土地約二點六萬公頃、佔百分之零點九。仲量聯行總經理趙正義說,真正投資工業區土地的人不到百分之五,但新政會造成工業區開發商無法靈活運用,若無配套設施,不如專心打房。
(全文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224/36285891/%E5%A5%A2%E4%BE%88%E7%A8%85%E6%93%B4%E5%A4%A7%E7%B4%8D%E9%9D%9E%E9%83%BD%E5%B8%82%E5%B7%A5%E6%A5%AD%E7%94%A8%E5%9C%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