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報6日社論--網路時代的新生活,全文如下:
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王正坤日前以家長會長身分到台南一中演講,事後遭部分學生在網路批評,引發雙方筆戰,因涉及人身攻擊,王正坤原本要告學生誹謗,經校方與家長會調解,王正坤接受學生道歉,不再提告。此事顯現了網路時代現象,對網路生態隔閡者及耽於網路的網民,都需要重新調適。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柯P在台北市長一役以二十五票的優勢大勝對手,國民黨之敗,有人歸咎於原因之一是藍軍不了解「網軍」,而柯P之勝,則將功勞都給了網路力量的適當運用。選舉失敗,行政院認為政策未能獲得民眾肯定,而「民意」又明顯受到網路訊息左右,可是行政主管卻對網路的了解有限,為此,行政院日前特別舉辦網路發展趨勢研習營,讓各部會首長了解網路的力量,而會後大部分的官員們都表示,感到了網路衝擊力道,財政部長張盛和認為受到「震撼」,文化部長洪孟啟則說「認識鄉民了」。參加這場網路特訓的官員約有百人之眾,據轉述,現場氣氛熱烈「沒人打瞌睡」。許多官員表示,講師說的內容,他們真的平常很少接觸,點出了與會者思考模式與網路生態有明顯落差。
官員要弄清網路運作,不是一場研習會就能找到答案,但是如果能就此開出一扇網路視窗,也未嘗不是好事,只是網際網路的發展至今也不過二十年,雖說網路的強大傳播力量可能改變未來的世界,但什麼是網路文化至今仍然沒有明碓定義;出生於網路時代的年輕學子,即使網路已成為生活中重要部分,但是仍在醞釀成形的網路文化,並沒有適當的規範,即使是屬於同一世代網民,對網路文化也有不同的觀點與態度。
譬如網路族有明顯多重人格現象(或許這才是網路本性),在身分可以辨識的網路環境中,網友十分親切有禮且具正義感,文字運用極富親和性,稱呼用「您」、信件以「Dear」開頭、用詞謙虛禮貌周到;但是在不可辨識的環境,也就是匿名時,卻是另一幅嘴臉,許多網民是極端的反對派,用詞尖酸、刻薄、粗魯、口沒遮攔,而且喜好瞎起哄,以攪亂一池春水為樂事。網路族在網路上往往有不同身分、多個帳號,以「適應」在不同場合,用不同的角色來發表不的意見。在鼓動網路風潮時,可以多個身分相互呼應,多人串連,口徑一致造成聲勢,對「網軍」來說,算是正常的行為模式。
網路生態真真假假,往往是非難分,即使網路族也常難以分辨,再加上社會上還有一群與網路有隔閡者,譬如我們的行政單位主管,或許就可以列入這個群族,他們在與網民接觸時,難免發生理解與溝通上的問題;以台南一中事件為例,學生批評王醫師的演請內容,發言態度、遣詞用語拿捏失準,是網路上常見現象,王醫師回應無可厚非,但是因與網路族思考模式差距,回應的內容及方式,反而引發更多爭議,此事最終能圓滿收場,雙方當事人都應學到了些東西。
網路時代仍處於起步階段,變化快速,即使網路族也仍在波濤起伏中尋找定位,對網民來說,網路不可或缺,但卻無法脫離現實環境的法度與規範;較少接觸網路的「凡人」,雖無法捉摸網路生態,卻無與撲天蓋地而來網路狂潮切割;看似格格不入的兩造,在同一空間「生活」,如何相處與調適,是必修的功課。
(全文來源: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3098888&page=1)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