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台灣薪資低落的元兇(趙文衡)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行政院提加薪四法,力拼全民薪資提升。台灣薪資低落是近年來經濟發展重要問題。2001年至去年,台灣實質GDP成長71%,實質薪資卻下跌2.6%。經濟成長下,薪資為何沒成長還下跌?表面原因是經濟成長的紅利不成比例的分配給股東而非員工,但實際上的因素則更為複雜。
一般探討台灣薪資下滑認為是因產業外移與全球化,多數指製造業。但據勞動部資料,製造業2007年前實質薪資每年均上揚,2008與2009年遭遇金融危機而衰退,之後均無法回升至2007年水準。顯見台灣製造業近來實質薪資不振受金融風暴影響,且製造業人數比率僅佔台灣27%,不是影響整體實質薪資下滑的主要族群。
真正影響台灣整體薪資水準最嚴重的是服務業。服務業就業人數不但高達整體就業人數的60%,其毛利更佔全國的70%。服務業毛利是要分配給員工或是股東,就成為決定台灣整體薪資水準的重要因素。其實,服務業實質薪資自2002年起即開始下滑。自2001年至去年服務業實質薪資下滑幅度達5.9%,同期間製造業卻成長1.7%。受到服務業薪資下滑影響,整體實質薪資成長自2002年亦開始趨疲。
由於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對許多低薪服務工作(例如看護、幫傭、便利商店與保全)的需求越來越大,造成薪資無法提升,成為台灣低薪的主因。在服務業各分業中,2001年至2014年薪資下跌最多的是支援服務業,幅度高達15.2%,其次為不動產業(-12.3%);運輸及倉儲業(-10%);資訊及通訊傳播業(-7.7%);批發零售業(-3.5%)。

 

時薪人員難享獲利

 

其中批發零售業雖非實質薪資下滑最多產業,但其人數最多,對服務業薪資水準影響最大。台灣就業人口中每100人就有16.5人從事批發零售,服務業34%實質薪資衰退是批發零售業所貢獻。 
批發零售業實資薪資會下滑是因此行業僱用越來越多臨時工,並以此取代正式員工。僱用大量臨時工不見得全然負面,它可提供學生、家庭主婦就業機會,但也會壓縮欲尋求正職工作的職缺與薪資。 
批發零售業雖有眾多時薪員工領最低薪資,但整體批發零售業平均薪資仍高達4萬2700元,顯見此業薪資兩極化的情形相當嚴重。以統一超商為例,其正式員工約7000至8000人,而兼職時薪員工達2萬至3萬人,堪稱全國僱用員工最多的企業。去年統一超商獲利可望突破100億元,EPS亦可達10元高點。這些高額獲利多僅董事、股東與正式員工受惠,廣大的基層時薪人員卻少能分享。台灣超商共1萬家,密度已達全球第一,現仍繼續展店,僱用更多的時薪員工,亦將不斷拉低實質薪資水準。 
怪的是,近來台灣就業人口卻不斷移往薪資下跌的服務業,如上述薪資下滑最多的服務業、支援服務業,2001年至去年就業人口成長78%、不動產業145%、批發零售業9%。許多人往服務業低薪工作沉淪原因是找不到高薪工作。這就涉及我國整體產業結構調整問題,是否低薪服務業過度發展而排擠高薪產業,值得探討。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