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鎮宇╱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昨首次公布「中高齡工作歷程調查」,發現四十五到六十四歲中高齡人士,規劃退休後財源以「本人跟配偶退休金」佔近三成一最多,僅百分之八打算靠「子女奉養」;但實際調查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發現,有近兩成九退休主要經濟來源得靠「子女奉養」。專家提醒,四十五歲以上族群將面臨年金改革、甚至勞保破產,應未雨綢繆,提前投資或儲備退休金。
主計總處去年十月針對全台一萬七千多家戶進行面訪調查,發現四十五到六十四歲中高齡人口中,有工作者中六成七已規劃好退休年齡,平均預計六十二點四八歲退休。
而有七成已規劃好退休後固定經濟來源,以「本人及配偶退休金」佔近三成一比率最高,其次為勞保老年給付約三成、儲蓄(含利息)約兩成一,規劃靠子女奉養者僅百分之八。
兒女就業環境較差
但主計總處同時也調查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有固定經濟來源者,發現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卻是以「子女奉養」佔近二成九居多,其次為本人及配偶退休金約兩成三、社會救助或津貼約兩成二,而靠勞保老年給付者僅百分之九。
目前五十多歲、在公司擔任主管的黃先生說,公司福利不錯、自己薪水也頗高、也有投資,退休後只要子女照顧好自己就好,不會想向子女拿錢。五十三歲的林太太說,父母不是真的要靠子女奉養才能過活,只是希望從子女行為看出有沒有孝心。
理財作家林奇芬說,該調查結果可能跟不同世代的經濟結構有關,六十五歲以上那一代年輕時台灣經濟還不是很好,且多半子女數較多,所以多會仰賴子女奉養。
林奇芬指,但四十五歲這群屬戰後嬰兒潮,生長在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期,收入較高;加上子女數較少、子女就業環境也較惡劣,不太會期待子女奉養。
熟齡恐遇勞保破產
不過林奇芬也提醒,四十五歲這族群未來要領勞保年金時,可能會面臨年金改革、甚至勞保基金破產,應未雨綢繆,提前投資或儲備退休金。
(全文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701/36640141/%E9%80%80%E4%BC%91%E6%97%8F%E8%BF%913%E6%88%90%E9%9D%A0%E5%AD%90%E5%A5%B3%E5%A5%89%E9%A4%8A)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