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歲人瑞劉修德奉派支援古寧頭戰役前被意外「丟包」在台成為幽靈人口,打過日本人並中槍傷的他,怕被誤會是逃兵曾窩居深山十餘年;背負逃兵罪名是他人生最大遺憾,所幸國防部查核確認,昨天頒發除役榮民證與抗戰勝利紀念章,讓他成為台灣史上最年長除役的老榮民。
「謝謝,真的謝謝。」劉修德以瘦弱顫抖的雙手緊握紀念勳章與榮民證激動許久,當他輕撫膝蓋那道戰爭留下的槍傷,嘴角露出欣慰微笑時,眾人都紅了眼眶。
劉修德民國三年生於中國河北,廿一歲投身國民革命軍,任軍長宋哲元護衛騎兵,並參與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民國卅八年,劉隨軍奉派金門支援古寧頭戰役途中,船艦停靠基隆港下船採購,沒想到他扛滿補給品回到港口,船艦已離港。
由於證件與行李都在船上,劉修德自知若遭逮捕視同「逃兵」得槍斃,只好躲進山區多年,再徒步至宜蘭流浪,最後被一對做牛舌餅的陳姓夫婦收做義子,擺脫顛沛流離的生活。不過,國共內戰結束逾一甲子,劉修德始終心中抱憾。
「我不是逃兵,為何沒人肯相信。」劉修德的長女劉淑敏說,自幼見父親為逃兵汙名長年掛懷,自己卻幫不上忙,相當自責。民國八十年代,國防部一度開放自清專案讓在台逃兵申請視同退伍證明,但父親傲骨,堅持他是全心全意為國奉獻、絕非逃兵,不願申請。多年來她甚至跨海回到父親大陸舊居尋找證明,但苦無任何服役文件,無法一圓老父取得除役證明的心願。
上月,新北市新莊區長李政勳前往發贈重陽禮金,意外發現劉修德腿部的槍傷,閒聊後得知這位人瑞的遭遇,立即函請國防部協助釐清;國防部發現劉所敘述經歷、時間點皆與史實相符,昨天由李政勳與新北市榮民服務處總幹事游文勇一同把除役證明、榮民證與七七抗戰勝利紀念章送到劉的手中。
年邁的劉修德長期靠輪椅代步、患有重聽,記憶力也大不如前,但在長女劉淑敏解釋下,他得知自己正式除役,開心地笑了。劉淑敏也感謝李政勳與新莊區公所協助,這份「遲來的正義」總算還給父親應得的尊嚴與榮耀。
本文轉自:聯合新聞網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益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