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19 Fri 2014 18:53
警車霸殘障位「知法犯法」
- Sep 19 Fri 2014 18:50
漏報容積交易所得 補罰5000萬
2014-09-18
〔記者邱柏勝/台北報導〕台北市建地稀少,寸土寸金,加上行政院已禁止國產署標售500坪以上大面積公有地,精華土地將更稀有,炒作「容積率」成為新寵,也成為國稅局積極查稅對象。賦稅署昨表示,近日查獲某納稅義務人漏報一筆台北市土地容積權益交易所得,連補帶罰5000萬餘元。
- Sep 19 Fri 2014 18:49
房產》農地交易規模逾兩千億 桃園、高雄大寮旺
2014-09-18 12:13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信義房屋統計實價資料顯示,2013年一整年農地交易規模超過兩千億元,其中又以近年大型開發案最多的桃園縣農地交易金額最高,占了國內農地交易金額的4成。而土地的交易熱區中,幾乎由桃園縣的航空城計畫周邊的鄉鎮區域囊括。另一個農地交易火熱的市場,則是位於高雄的大寮區,該區有58公頃的農業區將透過區段徵收變更開發,區域農地交易增溫。
- Sep 19 Fri 2014 18:48
房地合一課稅傷及無辜? 財長:訂豁免條件
- Sep 19 Fri 2014 18:46
巢運籲緊盯炒房立委 別讓住宅改革被河蟹
- Sep 19 Fri 2014 18:45
設住宅基金 張盛和未置可否
2014-09-16
〔記者邱柏勝/台北報導〕房地合一課稅方案,財政部長張盛和定調自住一戶免稅,但限定持有需達一定年限以上,但「沒說過是5年」;針對內政部建議,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後,可撥一部分稅收做為建社會住宅的「住宅基金」,張盛和未置可否,僅說「再談」。
- Sep 19 Fri 2014 18:41
食安問題年年有 陳亭妃:該下架的是政府
- Sep 19 Fri 2014 18:40
〈中部〉中央補助花博40億? 明年僅匡列1億
2014-09-16
〔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台中花博用地,軍方要給自來水公司拿去廿公頃?台聯議員高基讚昨天質疑「市府對於花博用地到底確定了沒有」?市府經發局長王誕生表示,「有聽說,但沒有徵得市府同意」。
- Sep 19 Fri 2014 18:38
餿水油 張博雅:有人昧著良心
- Sep 19 Fri 2014 17:01
吳志中:蘇獨公投住民自決典範 值得借鏡
〔記者周思宇/台北報導〕蘇格蘭獨立公投影響深遠,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吳志中昨天受訪表示,不只是歐盟,境內有自治或獨立運動的國家都在關注,不論蘇獨最後成功與否,蘇格蘭「住民自決」的公投,將成為民主典範,值得借鏡思考。
蘇格蘭獨立公投規定,不限蘇格蘭公民,只要年滿十六歲、定居於蘇格蘭,包括英國、愛爾蘭、大英國協或歐盟成員國的公民,皆可向選務機關登記投票。
- Sep 19 Fri 2014 17:00
炒作容積賺價差 補稅逾5千萬
市區土地稀少,購地不易的情形使炒作「容積率」成熱門交易,財政部與國稅局聯手追查移轉容積權益,嚴堵漏稅管道。近期便在北市查獲一件轉手數次的容積權益移轉案,轉手過程都未申報所得稅,被稽核組連補帶罰高達5000萬元稅款!
根據今日出刊的《工商時報》報導,容積移轉經多次轉手的交易模式,使容積移轉價格上漲。據財政部調查未炒作容積率前,移轉價格平均約為土地公告現值的10%,而經容積移轉後的出售價格竟是公告現值的2倍。
財政部稽核組與國稅局從建商及土地所有權人展開雙向查稅,發現容積權益交易雙方,通常是透過信託銀行訂立移轉契約並開立帳戶,近期便查獲北市一宗逃稅個案。
民眾以較低價格購買旗下的古蹟土地容積權益,再與建商簽訂容積移轉買賣契約書,透過高價出售,賺取億元以上差價,過程都未依法申報財產交易所得,因此被國稅局補稅帶罰超過5千萬元。對此,賦稅署副署長許慈美指出,已掌握容積移轉漏稅模式,有利後續調查。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系主任賴碧瑩表示,容積率是控制整體發展密度很重要的工具,政府最該管制的不是地主或建商,而是從中間收購土地後透過容積移轉交易獲取暴利的投資客。
賴碧瑩建議,政府應針對土地使用分區作為查稅原則,且應盡力徵收所有公共設施保留地或將之收編,否則民眾土地無法脫手下,最終也只得轉賣中間收購的投資客。
全國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張瀞勻認為,都會區素地稀有,容積率成為投資客炒作工具之一,像是許多投資客收購道路用地,再利用容積獎勵制度,將道路用地捐給政府換取更高的獎勵容積,不僅使得過去價值低的道路用地價格在幾度轉手間炒高,投資客轉手賣給建商後,建商又能藉由容積獎勵制度增加銷售坪數或戶數獲得更高報酬,進而推升房價。
張瀞勻表示,目前政府也看到此炒作歪風,成立容積銀行,有利於都市發展,期待未來政府推行相關法令更有效率及公平。(鄒雯涵/綜合報導)
- Sep 19 Fri 2014 16:59
全球幸福感/台灣55 領先日、韓、陸
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中心十六日公布「全球幸福感報告」,詢問民眾對幸福程度的自我感受,天性樂觀的中南美洲和社會福利完善的北歐國家在前十名就包辦八席。台灣在一百卅五個評比國家排名第五十五,領先日本(六十四名)、南韓(七十五名)及中國大陸(九十名)。
排名前三的國家依序是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和丹麥,內戰未歇的敘利亞敬陪末座。巴拿馬民眾在五項指標中,有三項以上感覺良好的比率達百分之六十一;相較之下,阿富汗和敘利亞民眾僅占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