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4 Tue 2017 20:31
「欠稅冠軍」吳宗憲 大讚名模林若亞是「演藝圈的英雄」
- Feb 14 Tue 2017 20:24
林若亞挑戰釋憲成功 2年內須修所得稅法
林若亞挑戰釋憲成功 2年內須修所得稅法
名模林志玲先前抗稅失敗,不過林若亞卻成功了,林若亞申報2005年所得稅時,當年收入100多萬,她依照「執行業務所得」,列舉、扣除治裝、保養費用70萬,申報收入30萬,無須繳稅,雖然遭國稅局打槍、追稅,但林若亞不服,向桃園地院提起訴訟,法官為她聲請釋憲,大法官做出第745號解釋,認為所得稅法相關法條違憲,2年內須修正,粗估有540萬戶受惠。
- Feb 14 Tue 2017 20:13
社論-從大法官會議的稅法解釋談起 興利防弊兩者不可偏廢
- Feb 14 Tue 2017 20:08
釋憲第745號出爐 540萬戶可望少繳稅
- Feb 13 Mon 2017 16:02
聯合/大法官這一槍
- Feb 13 Mon 2017 15:46
台灣行政訴訟法落後大陸
- Feb 10 Fri 2017 21:35
有大法官提異議 貧富差距恐擴大
大法官釋字745號解釋認為,「薪資所得」者報稅時,應能列舉扣除必要費用,也就是說勞工等受薪階級有機會少繳一點稅,但大法官黃虹霞對此提出「不同意見書」,她認為綜合所得稅是國家稅收最大來源,民眾雖樂見「減稅」,但政府應先檢討現行諸多免稅或減稅措施,才是當務之急。
高所得反省更多
黃虹霞認為,租稅公平原則當然應受《憲法》保障,釋字745號解釋對於薪資高所得者,可帶來減稅利益,也緩和他們覺得不公平、被剝奪的感覺,但是對薪資較低者,獲利較少,等同高所得者少繳的稅比低所得者要多,恐造成所得不均及貧富差距擴大。
- Feb 10 Fri 2017 21:34
釋憲聲請人 錢建榮︰欣慰打破天花板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替林若亞聲請釋憲的錢建榮,目前是高等法院法官,他昨天受訪時感嘆說,台灣約六、七成稅收都是受薪階級在繳稅,負擔很重,「此釋憲案重要意義,在打破特別扣除額的界線」,對釋憲結果,他覺得很欣慰。
- Feb 10 Fri 2017 21:32
兩公約審查》蔡英文:兩公約是推動人權標準的地板,不是天花板
- Feb 10 Fri 2017 21:31
《網友觀點》財政部4年來都不照兩公約來做
作者:王子文(教師)
來自10國的國際人權專家於「兩公約中華民國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針對我國第一次(2013年)會議81點結論性意見與建議之改進情形,與4年來兩公約落實與進展進行審查,20日舉辦結論性意見記者會,攸關人民的課稅權是審查重點之一。
- Feb 10 Fri 2017 21:29
18%優惠存款將走入歷史,公股銀行13%恐跟著取消
- Feb 10 Fri 2017 21:28
婦聯會土地案 黨產會:典型國產轉黨產
國民黨賤價取得國有地再高價轉賣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質疑,婦聯會總會土地原是國有地,國民黨賤價取得後,再以高價賣給婦聯會轄下的婦聯社福基金會,國民黨獲利逾五.七億元,他要求黨產會依法追徵此筆不當利得。對此,黨產會發言人施錦芳直言,國民黨以低於公告現值取得國有土地,「顯不相當對價,為典型國產轉黨產個案」,黨產會目前已在蒐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