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5-110345_U1085_M153827_7569  

歐盟裁定蘋果要補繳145億美元的稅款給愛爾蘭政府,引發全球搶稅大戰。

 

上周蘋果被歐盟裁定因逃漏稅,必須向愛爾蘭政府補稅145億美元,結果蘋果反彈固然不在話下,美國政府也加入爭戰,白宮與美國國會議員交相指責歐盟,甚至警告「此裁決恐影響美歐之間的經貿關係」,美國加速稅改的呼聲再起,儼然美歐之間已開始一場搶稅大戰。

 

 

 

 

蘋果的作法其實是全球跨國企業「通行」的避稅方式;愛爾蘭因為屬於歐盟一員,商品由此進入歐盟不會面臨任何障礙與關稅。偏偏歐盟對各國的稅率(包括營業稅、營所稅)都非統一,而愛爾蘭就是歐盟國家中稅率最低(12.5%)的國家之一。此一優勢吸引許多跨國公司來愛爾蘭設公司,把產品銷售到歐盟國家。

 

蘋果的作法,有一部份是真實存在的設立公司,蘋果在愛爾蘭雇用6000人,號稱該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雇主,愛爾蘭的蘋果員工人數占蘋果在全歐洲人數的4分之1;但也有一部份是虛假的「移轉訂價」,除了把更多獲利放在愛爾蘭外,蘋果也把在其它稅率高的歐盟國家的銷售獲利,灌回愛爾蘭。

 

但歐盟對蘋果裁罰的主要理由,則是蘋果透過與愛爾蘭政府的「稅務協商」,讓蘋果繳稅低到只有其歐洲銷售額的1%,遠低於愛爾蘭規定的12.5%稅率。歐盟認為這種作法違反歐盟規定,要求蘋果繳交145億美元的稅款給愛爾蘭政府。

 

蘋果當然抗辯,稱此為「政治鬧劇」、「鬼知道他們怎麼算的」,同時強調依規定為其在愛爾蘭的經營繳12.5%的稅。美國政府也替蘋果說話,而且是「說重話」。美國財政部嚴厲的指責歐盟是「世界稅收警察」,同時警告將考慮採取報復行動。

 

美國政府的立場固然是為了保護本國企業,「不讓外國人欺負」,但更重要的著眼點是:稅收。據估計,美國企業有上兆元的獲利泊在海外不匯回美國,原因是躲避課稅,單單蘋果一家公司就有近二千億美元停留海外,這些錢匯回美國馬上面臨35-40%的課稅。歐巴馬政府就曾考慮搞「租稅特赦」,以較低稅率吸引企業把資金匯回美國。

 

如果蘋果在這時候被歐盟罰145億美元的稅,以美歐之間有的租稅協定而言,也代表未來即使蘋果匯回資金,美國政府就要少了145億美元的稅收。如果美國政府任由歐盟對美國企業開出龐大的稅金罰單,接著其它美國跨國企業也很快會被裁罰,未來美國政府的「潛在稅收」就越來越少了。

 

蘋果CEO庫克在事件之後,除了稱歐盟的裁定有政治色彩外,同時也暗示可能囤積在海外的收益轉回美國─對美國政府而言,這代表的是增加數百億元的稅收。也因此在此事發生後,美國又再度討論如何讓企業匯回停留在海外獲利的「租稅特赦」方案。

 

最有趣的是愛爾蘭政府反應;歐盟裁定蘋果繳交的145億美元稅,是要交給愛爾蘭政府而非歐盟,但愛爾蘭政府內閣會議的決定是要提出上訴─也就是說他們不要這筆稅收。原因除了是政治上,認為歐盟此舉侵犯到愛爾蘭的主權外,更重要的是經濟上的考量。愛爾蘭原本是被稱為「歐洲乞丐」,近20年經濟才快速起飛、不再「當乞丐」。其成長利器之一就是低稅率吸引跨國企業進駐。

 

如果愛爾蘭政府任憑歐盟對蘋果這麼有指標意義的企業裁罰,且要追溯20年前的稅,愛爾蘭不但再難吸引新的國外投資人,甚至現有跨國企業都可能逃出,其經濟可能因此崩盤。愛爾蘭財長就說得非常明白:「歐盟已經越界,企圖擺佈稅收法」,他說「我相信,這個案例威脅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原則」,「要捍衛愛爾蘭的利益。要是自己的企業面臨追溯到二十年前的稅,還會有哪個投資者會來?」

 

因此,不僅大西洋兩岸的歐美之間關係變緊張,搶稅大戰一觸即發,連歐盟內部也因此再生矛盾;愛爾蘭固然不爽到有發出「退出歐盟」的聲音,其它稅率較低以吸引跨國企業的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也開始緊張。

 

不過,對企業而言,不論歐美大戰結果如何,皮是該緊一點,全球各國政府追逃漏稅或避稅的步伐其實較過去更積極,今年巴拿馬文件曝光後更是如此。蘋果即使不在愛爾蘭再繳交145億美元的稅,大概也必須匯回相當的海外獲利回美國,接受政府的課稅,以「報答」美國財政部替其出頭。但對一般人而言,企業避稅減少、政府稅收增加,總是好事一件吧!

本文轉載自:風傳媒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益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