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昨出席青年政策論壇,拋出18歲不必急著念大學,可先工作,而這一項政策的推動措施,已經送往行政院研議中,最快將在2017年定案,對此不少師長和學生都表示贊同,但也直接點出,台灣人舊有的文憑教育觀念很重,這項政策對一般家長而言是否可以接受,恐怕才是最大的難題。
17、18歲高中的7月第1天都要在考場中度過,才能邁入人生下個階段,但現在,這樣的「公式」,可能要改變。
總統蔡英文:「在18歲之後,不要急急忙忙去考大學,先去體驗這個社會的一切,去工作去NGO裡面作志工。」
總統提出,高中畢業不用急著念大學,對高等教育拋下震撼彈,但其實為了扭轉過去文憑式的教育,這項規劃在選前,就是主力政策,對此,教育部長也回應,整個研議的卻已經在進行中。
教育部長潘文忠:「目前跟幾個單位,是在共同規劃,106年會來實施。」
上任之後就開始編預算,因為不管是高中畢業後當志工或是創業,都需要資金,要如何負擔提撥的費用,是政府目前最大的課題,而看在老師和學生眼裡,如何在教育知識上做接軌,才是真正棘手的問題。
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未來(學生)不是從高中來,從很多的已經...有工作經驗來的,所以我們怎麼樣取材,怎麼樣的甄選,恐怕這些配套方案,都要想清楚。」
台北商業大學陳同學:「出社會吧,就可以知道外面工作在幹嘛,就可以累積經驗。」
政府鼓勵高中之後,培養社會實戰經驗,更能掌握學習目標,但最大的挑戰,恐怕還是國人就有的升學教育觀念,要怎麼推動和實施,都還有待觀察。(民視新聞林姍亭、黃啟豪台北報導)
本文轉載自:民視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益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