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財經政論
何孟奎 2014年11月18日 20:07
中韓FTA完成實質談判,經濟部評估對台灣衝擊極大,但外界質疑數字灌水。經濟部長杜紫軍今(18)日說,如果簽FTA沒有效益,「難道全世界這些國家都是瘋子?」他形容,最大客戶(中國大陸)和最大敵人(韓國)牽手,台灣就變成第三者,因此必須積極與大陸洽簽自貿協定,才能和韓國公平競爭。
行政院傍晚舉行記者會,由經濟部長杜紫軍和財政部長張盛和上場,說明中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台灣的衝擊。杜紫軍說,陸韓FTA簽署後,中國大陸開放韓國服務業進入市場,以「負面表列」方式進行,是全球FTA較少見,開放幅度很大,未來所有新興服務業,只要未負面表列,韓企都將在中國大陸市場享有零關稅優勢。
杜紫軍指出,韓國和中國簽FTA的策略有4,首先是將韓國最大出口市場轉型成為韓國企業的第2內需市場,將中國視為韓國成長動力的來源;第2,希望藉由FTA讓韓國企業在中國法律與制度上的保護有所協助;第3,希望讓韓國產品在中國有價格競爭的優勢;第4,希望保障韓國產品在大陸擁有一致性的通關流程,藉由簡化雙方認證的制度,讓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更為簡便。
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評估,中韓FTA生效後累計5年將衝擊製造業約新台幣6500億元;經濟部也不斷向外界說明衝擊與影響,不過外界質疑政府誇大中韓FT的衝擊。對此杜紫軍強調,現在全世界國家都是傾全國之力,來和其他國家簽署FTA,「如果簽署FTA沒有效,全世界這些國家攏是肖ㄟ、都是瘋子?」
杜紫軍說,若從量化指標來看,最近3年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成長了1.4%,但若比較早收清單的話,則是成長4.05%,足足增加了3倍。他表示,若沒有早收清單,台灣的銀行和醫院根本不能在中國設立分行或分院;此外,過去中國是有配額制的,現在已經有17部台灣電影可 上映,其中的16部已上映,這些都是早收清單生效後才有的優惠。
面對中韓宣布將在年底洽簽FTA,亞洲區域整合速度也有加快現象,台灣過去勾勒的FTA的路徑圖是否有所變動?對此杜紫軍說,亞太區域國家簽署FTA的速度,的確越來越快,「這是可預見的」;雖然一開始洽簽是困難的,但簽署一個之後,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不但洽簽速度越來越快、時間越來越短,區域範圍也會越來越大,未來除了提升國內產業升級與競爭力外,更要加速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洽簽的速度,才能在公平的環境下競爭。
資料來源: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news/detail/8ce5ae13-6f1b-11e4-a4f5-ef2804cba5a1/?uuid=8ce5ae13-6f1b-11e4-a4f5-ef2804cba5a1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guestName }}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