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局對移轉訂價查核重點及實務走向

國稅局對移轉訂價查核重點及實務走向

2015年02月05日 04:10工商時報
記者張國仁/台北報導

安侯建業(KPMG)全球移轉訂價服務首席技術顧問Clark Chandler博士昨(4)日說,在各國不斷對稅務查核加強深度、企業稅務風險提高下,公司因應的最佳策略有二:1.應及早審視集團價值鏈利潤配置與交易實質是否相符;2.檢視集團於遭受稅局查核時擬提示的文據與佐證資料是否呈現一致的立場。

各國反避稅的動作蔚然成風,透過加重對跨國企業移轉訂價(TP)查核力道,為國家增進稅收,成為各國爭稅政策的趨勢。

KPMG台灣所舉「台灣及美國移轉訂價實務」研討會,Chandler在會中表示,他在1月27日於新加坡參加KPMG稅務高峰會時,中國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廖體忠在錄影訪問中強調,OECD所提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的行動計畫(BEPS)項目,中國也會積極參與。

廖體忠指出,大陸對跨國企業國際稅收管理的政策是,納稅義務人若有以下15項避稅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也是大陸基層稅局查稅的方向,包括:1.稅基侵蝕和利潤的轉移、2.雙重或多重免稅、3.不良稅收籌畫、4.不透明的稅收制度、5.沒有實質經濟活動的架構與安排、6.不合理的費用列支、7.外國企業在華單一功能子公司虧損、8.濫用稅收協定、9.虛高無形資產定價、10.與企業功能及價值貢獻不相匹配的回報、11.高科技企業低回報、12.不尊重中國市場的特殊性、13.外國損失向中國轉移、14.企業不配合資料提供、15.以避稅為目的的混合錯配。

另據指出,民國101年度在台灣的中外跨國企業,受國稅局移轉訂價查核的對象,僅10多件,但今(104)年查102年度的選案查核對象將高達100件,也就是將有逾100家的跨國企業,將面臨移轉訂價查核與稅務調整的情況,財政部此一強化查核移轉訂價的力度,一下子成長8倍,企業宜及早審慎因應。

此外據悉,一家外商化妝品公司,可能因貨幣貶值關係,產生很大的匯兌收益,其申報102年度的營所稅,比稅官用「同業利潤率」核對還高,國稅局因此認為,有更大的空間可以調整稅負,已將這家公司列為選案重點查核對象。

今年國稅局移轉訂價查核專案的選案行業,據瞭解,除國際品牌的化妝品業外,汽車進口業、電子零組件業等都其中。

KPMG台灣所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許志文提醒企業,應將租稅成本列入重要營運成本之一,積極做好稅務管理,以因應各國對反避稅所採取加強移轉訂價查核的趨勢。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會立即刪除,感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的頭像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_人民當家

    官逼民反人民當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