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議定書已於2015年底通過,預定最晚2020年生效,全球將攜手合作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實質減少。我國也提出承諾:在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50%,相當於2005年排放量再減20%。2016年接手的新政府勢必開始規劃,如何在振興台灣經濟的同時,也積極進行能源消費減少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關鍵問題就是:經濟成長必須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下列附圖分別是依據英國與我國的經濟數據與能源消費數據,所獲得的能源密集度與人均所得的關聯圖。能源密集度(公升油當量/千元)的定義是能源消費(千公秉油當量)除以實質國民生產毛額(GDP,換算為新台幣),簡單說就是每賺一塊錢要花費多少能源,當然是愈少愈好。由此二圖,均可看出:基本原則是人均所得愈多,能源密集度會愈少,也就是每賺一塊錢所耗的能源會愈少,同時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愈少。但是會出現轉折,並非是一帆風順的,而每次的變化就是國家政策出現重大改變的時候。
先觀察英國,1993年至1998年間,能源密集度快速減少,但每人平均收入增加緩慢。2001年至2007年間,人均收入增加快速,但能源密集度減少緩慢。2010年至2014年間,則是另一次人均收入增加且能源密集度減少的階段。這三次都符合期望,就是愈來愈會賺錢,也同時愈來愈少耗能,當然二氧化碳排放也會同步減少。三次的不同,主要在於效率。第二次的效率最佳,第一次其次,第三次勉強。那麼值得注意的,就是1998~ 2001年與 2007~2010年間的二次轉折。1998~ 2001年間是網路泡沫,歐洲面臨第一次經濟蕭條;2008年之後則是全球金融海嘯與爾後的歐債危機,世界各國都面臨一樣的困境,歐盟則是面臨第二次經濟蕭條。爾後,2001年至2007年間的經濟反轉,主要是倚賴服務業,製造業則出現緊縮。2010年至2014年間,則是依賴金融寬鬆策略,但顯然是效果不佳,人均所得仍未回到2007年水準,但能源密集度已回到過去水準。
從英國的資料顯示,可以了解到,正確的經濟策略,一定會在創造財富的同時,讓能源消費減少,自然地二氧化碳排放也會減少。其次是要調整經濟策略,讓經濟成長的效率提高,必定是要提高服務業的附加價值。第三則是要小心應對全球化之下的經濟衝擊,盡量減少受到波及的程度。
其次觀察中華民國(台灣),每人平均收入明顯低於英國,能源密集度明顯高於英國,換言之,我國每賺一塊錢所耗費的能源至少為英國的四倍以上,但是人均收每人平卻不到英國的一半,顯然是我國的產業結構效率不佳所導致。萬幸的是,長期而言仍然出現每人平均所得愈增加,能源密集度會愈減少的現象。也代表產業結構是有在改善,而新政府要做的,就是要超越前面八年的馬政府,讓整體產業效率大幅提升!如此才可能一方面提升全民所得,二方面抑制能源消費,三方面邁向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
那麼,是否馬政府過去八年做得太差呢?觀察我國1993~2014年間的變化,從1993~1997、2001~2007與2009~2014等三階段,均出現符合期望的現象,就是愈來愈會賺錢,也同時愈來愈少耗能。回顧馬政府2008年上任正好遇到全球金融海嘯,但自2009年以後的經濟發展,就是完全符合期望,只能說起步時條件太差,所以直到今日,我國的每人平均所得仍無法超越每人每年二萬美元。
若果忽略2008年金融海嘯,台灣曾經出現的二次大變動,乃是影響現今發展的關鍵。1998年時直接出現每人平均所得減少與能源密集度上升,然後是2000年那一次。1998年是因為閏八月傳聞,以為中共將入侵臺灣,許多人就攜帶大量資金遷移國外;2000年是因為陳水扁總統忽然停止核四,造成民眾疑慮,大量資金外移與外資停止投資。換言之,我國因為1998年、2000年與2008年等三次干擾,整整耗去12年(1997~2009年)才回到前述經濟發展的重要規律:「愈來愈會賺錢的國家,其每賺一塊錢所耗的能源會愈來愈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會持續減少。」的原本路線上。這個延後的12年,使得臺灣相對於南韓、新加坡等顯著退後,更糟的就是整體產業調整落後,經濟成長率在2012年與2013年掙扎在2%上下,2014年回升但仍小於4%,2015年更是小於1%。
許多環保人士認為追求經濟成長是不智的,事實是追求正確的經濟成長方式,才會達到保護環境的期望。能源消費是所有環境汙染問題的源頭,就算是由化石能源改變為核能或是再生能源,只要是倚賴能源消費所創造出的產業獲利,都是必定會伴隨環境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的。英國產業以服務業為主,能源密集度非常低,但每人平均所得卻非常得高,這才是我國產業發展必須走的方向,也是2016新政府需要努力的工作。
本文轉載自:http://www.worldpeoplenews.com/editorials/2016-04/86871
(本篇著作及新聞,若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留言或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留言列表